中签者兴奋得像是中了大奖(图片来自网络)。
浙江在线5月2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印梦怡)5月22日,嘉兴的一场土地拍卖会,吸引了全国的聚焦。
8宗涉宅用地,引来400多家单位报名抢拍,以至于这场土拍会不得不移师可以容纳千人的嘉兴大剧院。
这一参拍规模是什么概念?杭州土地出让的历史纪录里,规模最大的一次也仅50余家参拍房企。
之所以如此轰动,是由于这8块地全都限价,而最终的胜负方式是“抽签”,全凭运气。认为“抢到就是赚到”的房企蜂拥而至,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房企甚至动用了几十家“马甲”,并准备了上百亿元的保证金。
这场“土拍盛宴”,从第一宗地的拍卖开始,就诞生了88家房企摇号的壮观场面。最终的“中签”者,现场振臂欢呼,其兴奋程度,就像是买彩票中了大奖。
而整场拍卖会,从下午两点开始,一直到晚上十点才结束,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
报名房企实在太多
嘉兴土拍会移师千人大剧院
去年楼市行情火爆,上海、杭州等一二线城市的需求向周边外溢,导致嘉兴土地拍卖市场高烧不退。
去年9月18日,嘉兴南湖区一宗商住地,成交楼面价10040元/㎡,溢价率133%,成为近十年来,嘉兴楼面价首次破万的地块。
今年5月10日,海宁高新区一宗商住地,最终成交楼面价也达到了10397元/㎡,溢价率高达205%。
为了限制地价,游戏规则变了。根据嘉兴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显示,22日土地竞买的规则如下:
地块均设有最高限价,在限价范围内,价高者得;达到最高限价时,转入签订土地出让合同之日起30日内缴纳土地出让金比例的竞争;当有两个以上竞买人竞争缴纳土地出让金比例达到100%时,转入现场抽签确定竞得人。
通过最高限价和抽签的方式,将高价地扼杀在摇篮里。
由于土地“限价”,拿地的成本低于不少开发商的预期,在他们看来,能拍到就是赚到。因此出现了极富戏剧化的场面:由于报名参拍的单位太多,超过了400家,原定于在嘉兴市资源要素交易中心举办的竞拍活动,不得不改在1500座的嘉兴大剧院举行。
要知道,大剧院往往举办的是各种晚会、演唱会、戏剧表演,但成为土地出让会,堪称“全国罕见”,因此,此次土地拍卖会也被业内戏称为“颁奖盛典”。
据记者了解,之所以有这么多家企业报名竞拍,是因为其中包含了众多的“马甲”(关联公司)。为了增加中签的概率,许多参拍房企都携带了“马甲“公司参与此次土拍,资金实力雄厚的公司,甚至携带了几十个“马甲”。
因为参拍单位都要交保证金,据了解某大鳄房企为自己及“马甲”支付了上百亿元保证金。
这种场面,像极了火爆楼市中抢房时的“水筹”。购房者为了增加买到房的几率,拉上亲朋好友来帮忙认筹,增加最后摇号时的中签率。不过,此类情况在土地拍卖中,却并不多见。
业内人士分析:“主要因为这次土地出让规则里,未设置关联企业不能同时竞拍的要求。这种比拼‘马甲’的场面,在房企竞买资格审核严格的城市就难以出现。例如苏州的要求是,主城区范围内不能用子公司或‘马甲’公司做竞买人;而在南京,竞买人须为具有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的企业。若联合竞买,各方均须具有上述相应条件。”
5宗地由抽签决出竞得人
整场土拍会持续了8个小时
昨天下午2:00,好戏正式上演。
由于报名单位太多,光排队领取号牌,就花了半个多小时。
首宗地块的竞拍,仅用了5分钟就到了最高限价,楼面价仅8728元/㎡,总价约13亿元,溢价75%。
随即,现场竞拍进入第二阶段,众多房企直接表示30日内缴纳100%土地出让金。由此,88家单位(含“马甲”)进入该地块抽签环节。
抽签规则为:
将88个有编号的球放入箱内,每家房企抽出一个作为抽签顺序的编号;随后,按顺序每家单位再次上前抽签,谁先从所有球中抽到黄球(1个黄球,其余均为白球),即为竞得人。
一个小时后,首块地的抽签结果终于“出炉”,淮矿地产成为最终赢家。“中签”者振臂高呼,兴奋异常,就像是获得了奥斯卡奖,恨不得说一连串的感谢。
第二块地,依旧毫无悬念地进入抽签阶段,楼面价9125元/㎡,溢价率66%,116家单位现场抽签,阳光城成为第二个“幸运儿”。
整场土地拍卖会直到晚上10点才结束,持续了整整8个小时,堪称“超级马拉松”。8宗涉宅用地全部成交,其中5宗进入了最后的抽签阶段。“中奖”者分别是淮矿地产、阳光城、新希望、世茂、卓越。8宗地块平均楼面价仅7682元/㎡,其中最高楼面价也才10038元/㎡,并未刷新嘉兴最高地价。
“嘉兴的这场土拍在尚未开始时,就已创造历史。对比一、二线城市拿地贵、拿地难,像嘉兴这样环上海的三、四线城市土地总价不高、价格封顶可控,更令房企热血沸腾。”浙江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荆海燕认为,“楼市需求旺盛,在调控不断加码的前提之下,依然高烧难退。”
双赢机构董事长章惠芳认为:“开发商看好嘉兴楼市,一方面是拿地需求迫切,另一方面是认为嘉兴将全面接轨上海,把概念当作预期,但其实现在看仍为时尚早。”
她还表示:“这次土拍是土地市场空前的历史性事件。嘉兴相关部门很有可能对土地出让规则再一次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