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城旧城改造项目一期完工后面貌焕然一新。记者 郑帅 摄
一边是窗明几净、绿意盎然、设施齐备的现代化小区,另一边是道路逼仄、污水横流、乱搭乱盖的破旧城中村,咫尺之遥,居住环境迥异。
这是记者25日在闽侯县城甘蔗街道看到的对比鲜明的一幕,前者,是闽侯县城旧城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去年已实现整体回迁;后者,是该项目的二期工程,目前正进行征迁工作。整个项目完工后,上万人的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改善,真正惠及广大群众,从而“改”出了新生活。
一期改善6000多人
闽侯县城甘蔗一带常住人口5万左右,是典型的“大县小城”,分为老城区和新城区两部分。近年来,随着闽侯经济快速发展,老城区的基础配套和居住环境已无法满足居民需求。大部分房屋建成较早,年久失修,存在着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安全隐患多等问题。同时,背街小巷道路狭小、坑坑洼洼,空中线路纵横交错,地上明沟污水横流,居民生活多有不便,群众要求进行旧城改造的呼声很高。
为让广大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几年前,闽侯县把旧城改造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第一期涉及甘蔗街道长江、十字、双池、大元4个村及县直单位的1607户6000多人,去年3月拆迁户顺利回迁。
改造后,这里面貌焕然一新:原先低矮破旧的房子被成片的高楼大厦取代,出行难、脏乱差等得到彻底改变。新建小区内,道路宽敞、绿树成荫,周边学校、超市、公园等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一期居民享受到的“红利”,让其他旧城区居民羡慕不已,许多居民联名要求把自己所在区域尽早纳入改造范围。
今年初,闽侯县城旧城改造二期启动,第一批征迁范围涉及五福、化龙、三英、长江、双池5个村和县委党校等地块,被征收户1000多户约4800人。目前,首批征迁已累计签订协议1421户38.6万平方米,完成征收总户数的96.7%。
三英村村民洪鼎泉带头签订了征收协议。他家原先居住的虽是“小洋楼”,但周边环境太差,身处城里,生活却处处不便。盼了许久的旧城改造,如今终于尘埃落定。“这是政府为民办好事、实事,我举双手赞成。”他兴奋地说。
三英村是此次旧城改造的重点村,改造面积与征迁户数均占约50%。从4月中旬召开征迁动员会以来,至今已有600多户完成签约,签约率达97%。
“顺利的话,3年左右就可建成回迁,让居民群众早得实惠。”闽侯县城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指挥部负责人说。
项目建设更倾向民生
在旧城改造选址过程中,闽侯县是有过不同考虑的。
比如二期,有人提出选在县政府旁边地块,因为这里单位公房多,征迁建设相对容易。县里经过权衡,认为民生工程重在体现“民生”二字,毅然选择居民相对集中、更迫切需要改造,也是更难“啃”的旧城区“下手”。
“不但工作量成倍增加,政府还要贴补大笔资金。”闽侯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林建善说,二期实行就地就近安置,与商品房建设用地捆绑公开出让,由专业设计单位规划设计,开发商统一按商品房建设后,政府予以回购。原址将改扩建学校,建设公园绿地、停车场等设施,城市功能完备、居住档次更高。
近年来,为打造生态宜居新闽侯,闽侯县加快建设“三大城市组团、两个特色小镇、一个生态园区”。同时,该县实施了多项改造工程,推进城市功能配套建设,如在县城新区先后建成“三中心”(商务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一广场”(市民广场)、“一园”(闽都民俗园)、“一馆”(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建成投用江滨路、滨城大道、花园路等道路以及江滨休闲步道等,城区交通路网日臻完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福州日报记者 庄永强 林洪相 通讯员 陈宗兴 庄高翔 实习生 赵昕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