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重庆 » 正文

全球报道:从3天到700多天 一名遗体捐献者的命运抗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5-27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从活不过3天到生存700多天 一名遗体捐献者命运抗争遗体捐献证书1983年的全家福,中间是女儿,左边是后来加进去的儿子照片。周群

从活不过3天到生存700多天

一名遗体捐献者命运抗争

遗体捐献证书

1983年的全家福,中间是女儿,左边是后来加进去的儿子照片。

周群生病前参加宣传演出(受访者供图)

60岁时的婚纱照(受访者供图)

       4月20日下午4点过,一直重病昏睡的周群突然精神好起来,她对丈夫杨长生说,“我手好冷。”杨长生帮她搓手,周群看着40多年一路走来的丈夫,长长叹了一口气,说:“谢谢你这两年细心照顾我……下辈子,让我来照顾你……”杨长生意识到,害怕了两年的这一刻,还是来了,他流着泪拼命点头。

两年前被医生宣告“活不过3天”的周群,在顽强生存了700多天后去世。66岁的她把遗体捐献给重庆医科大学。她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和自己的命运做了一次抗争。

人生

5月15日晚,重庆晚报记者来到杨长生在渝中区鹅岭的家中。杨长生第二天要去四川省达县还钱,妻子生病后欠了那边药房的钱,还了好多个月,还剩最后一个月的400多元没还清,杨长生要让妻子走得清清白白。

电视柜上摆放的几张大照片引人注目,其中一张是6年前杨长生和同岁的周群在60岁时的婚纱照,周群身着白色婚纱扶着杨长生的肩,神态知性慈爱。那是2011年,一家摄影棚来小区做促销,周群硬拉着杨长生拍了一套,这是两人最后的合影。儿子杨洲拿出30年前的全家福,“我爸那时候长得相当可以,我同学都说像林宥嘉。”杨长生尴尬地笑了笑,面对记者拍照的镜头,他扯了扯皱巴巴的衬衣,用手抹了几把花白的头发,努力想笑一笑,但脑垂体肿瘤切除手术导致面部肌肉僵硬,有些不太自然。这张与6年前相比多了太多纹路的脸上,没有一点林宥嘉的影子,倒有林宥嘉歌词的影子:我努力微笑坚强,岁月筑成一道围墙……

杨长生和周群都是重庆渝中区人,这些年,他们经历了太多跌宕。

1976年,杨长生与周群下乡在达县结婚。那是他们最好的岁月。杨长生那时是基干民兵,有着俊朗的外形和令人羡慕的绿军装,周群在蔬菜公司做会计。他给周群写情书,写诗,稚嫩的文字中,情感喷薄。1979年女儿出生,在客厅电视柜上摆着一张1983年的黑白全家福,女儿抱在两人中间,可爱漂亮。但13岁那年女儿突然头痛,被诊断出是脑部肿瘤,然后失忆。因为女儿的病,周群在44岁高龄再次生子,儿子杨洲今年22岁,帅气孝顺。2006年,在离开重庆37年之后,杨长生全家搬回重庆。周群的大姐是聋哑人,早年去世,为了照料大姐留下的子女,周群给侄儿侄女的小生意当起了帮手。2013年在一次搬运货物时,周群不慎后仰摔倒,腰部严重损伤一直未愈,以致生病后需要儿子半夜帮忙翻身。

上天给予周群的,是一次次的挑战,她努力坚强。她生病后在朋友圈里写下这样一段话:没有人愿意选择苦难,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宁愿自己是一个弱女子。所谓坚强,不过是在学习接受和面对苦难。

奇迹

周群的病,来得如疾风一般。

重庆市急救中心的诊断书显示,周群第一次发病是在2015年5月18日。杨长生回忆说,那天妻子上厕所,突然胸背剧痛,全身冷汗,站不起来,听到妻子的呼喊声,他赶紧打120。急救中心医生诊断:主动脉夹层I型,随时可能发生多器官缺血坏死、多器官功能衰竭、猝死。

杨长生不相信,能唱能跳、能帮侄儿侄女做生意的周群,突然就得了这个莫名其妙的主动脉夹层,还随时可能死去。医生一开始告诉他准备40万元做手术,杨长生四处借钱,离40万还差好远,当他准备卖房子时接到医生电话:“你不用借了,周群无法动手术,裂口离心脏太近。”他追问了医生一句:“不动手术,我老婆怎么办?”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可能活不过3天。”

这3天是一个巨大的煎熬,杨长生悱恻难眠。他害怕听到妻子死亡的消息,却又不得不做好随时接受妻子死亡的心理准备。“我和她一起在熬,在求生。”

3天后,周群度过危险期,并于一个月后出院。事实上,她接下来又成功地活了近两年。CT扫描显示,周群的动脉夹层裂口附近堆积了大量的血栓,这些在正常人体内会引发各种梗阻、阻塞的致命碎片,却在裂口处为周群堆积起一道生命之墙,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裂口的继续扩大。用主治医生徐艺的话说是:奇迹!

捐献

对从死亡边缘挣扎回来的周群来说,生死已经重新定义。如果没有这个病,纵然前半生波折,她依然是一个失忆女儿和青涩儿子的慈爱妈妈,是一个在宣传队跳舞唱歌嘻嘻哈哈的乐天老太,是一个帮小区居民补衣服缝裤子的热心大妈,她差一点就和上天和解了!

凶症突袭,又合并多种病症,同样位置的手术国内只有一个医生有过一例成功的例子,周群对最后的结果已经了然。医生那句“活不过3天”让她耿耿于怀。默默地等待死亡,还是努力去做点什么?她选择了后者。不论工作期间她当报社的通讯员,还是义务到民政局充当哑语翻译,当职工学校兼职教师。“达县城里一半人认识她!”杨长生说。她热爱生命,不想平平淡淡地死去,想在世上留下一抹痕迹。她跟家人提到了姚贝娜,她在一档很火的唱歌节目中喜欢上了这位与癌症抗争的歌手。

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同,但在临死时每个人都平等了,周群准备对抗人生噩运。

周群在急救中心的病房里,很正式地跟丈夫提出遗体捐献,“我不想就这么死了,我的身体还有用,如果可以研究出一点东西,能给得这种病的其他人争取一点机会。”杨长生几乎是流着泪离开了病房。

2016年7月,周群肾上肿瘤恶化再次入院,重医附一院多科室医生会诊后认为,病人病情太复杂,手术成功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她觉得是时候了,自己联系了重医的遗体捐献工作人员,郑重地在捐献表上签了名字。

从那时起,杨长生接受妻子捐献遗体的结果。两人从1976年在一起40多年,笑纳了对方的邀请,参与了彼此的生命,生活的纵横裂隙在岁月中弥合,在人生终点之时,唯愿爱人走时坦然。

永恒

最终的离世,看起来是平静的。2017年4月20日下午,一直精神萎靡的周群突然好转起来,对丈夫交代完后事后,她困乏地闭上眼睛。过了一阵,她难受地指着自己的喉咙,说不出话,杨长生把她扶高坐起来,让儿子赶紧打120。

急救车赶来时,周群已经离开了人世。杨洲为妈妈完成了未了的心愿,他拨通了遗体捐献协调员刘权的电话。杨洲送别了母亲最后一程,随一辆白色救护车,驶进重庆医科大学的一个特殊区域。在那里,医生们向这位女性集体鞠躬,周群的眼角膜切下,移植到了两个视力严重受损患者身上,手术很成功。

重庆市红十字会相关部门负责人秦部长说,重庆人对遗体捐献的接受度逐年提高。从1980年到2016年底,重庆登记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15818人,实施遗体角膜捐献1756例,已让2209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为了纪念这些大爱者,重庆专门设立了遗体器官捐献纪念园,所有捐献者的名字都镌刻在那里,家属每年清明可以去祭奠,那是他们留在这个世间永远的痕迹。

在周群的遗体捐献证书上,有这样一段话:周群同志在2017年4月20日与世长辞后,实现了捐献遗体的生前夙愿,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这种高尚的人道奉献精神,将备受世人的崇敬与赞扬。

重庆晚报记者 廖平 摄影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