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要致富就要先修路。现在致富不仅是路修起来了,村民也有了产业项目,技术培训免费送到“家门口”,还有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科技扶贫等,为贫困村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
过去五年,南宁市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改善民生、加快发展为主线,积极探索符合南宁实际的扶贫开发模式,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贫困户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
产业扶贫成效显著 投入资金39850.11万元
镜头
种桑养蚕不再是北方区域的“香饽饽”。邕宁区那楼镇三江村采取“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经营管理模式,种桑养蚕产业由村干部带头成立合作社,流转1200亩土地建立种桑养蚕基地,建设标准大蚕房20000平方米,推动桑蚕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方向发展,通过培育长效产业带动那楼镇95%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画外音
过去五年,南宁市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9850.11万元用于发展产业化扶贫项目,共发展百香果种植75570亩、中药材种植130092.9亩、蚕桑种植97430.4亩、园林绿化苗木种植10426.5亩,初步形成了百香果、中药材、种桑养蚕及桑菇配套、园林苗木等四大产业示范基地,帮助662710户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贫困地区条件持续改善 投入资金72289.9万元
镜头
南宁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派出的驻村“第一书记”杨泽云,所驻的六谢村位于横县海拔最高的大圣山脚下。那里交通闭塞,村里无集体经济收入,属于自治级贫困村。她入村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带着村干部跑乡政府、移民局、扶贫办、交通局,尽自己所能去争取资金修路。自她到六谢村任“第一书记”以来,共筹资修建了水利灌溉工程1个、篮球场1个、桥梁1座、混水坝3条、水泥硬化路3条。2015年,六谢村行政村水泥硬化路已开工硬化水泥路面,以后再大的雨都不能阻断村民回家路。
画外音
“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投入基础设施财政扶贫资金72289.9万元,已完成贫困村、革命老区村、移民安置点通屯道路修建2897.28公里,人饮工程846处,独立桥78座,解决了155.64万贫困地区群众行路难问题和3.6万贫困群众饮水难问题。
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发放各类补助885万元
镜头
家住吴圩镇的村民梁为超是一名返乡就业青年,他的家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里人一直想开荒后院做养殖但苦于无技术。欣喜的是,村里来了一批城里的老师,专门为村民进行免费种养培训,梁为超顺利报名走进农民课堂,拿起纸和笔,学习养殖技术。
画外音
“雨露计划”是直接面向扶贫对象“直补到户、作用到人”的专项扶贫措施。“雨露计划”主要包括普通高校本科学历教育补助项目、职业学历教育补助项目、短期技能培训项目、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项目。据介绍,“雨露计划”共发放各类入学、培训补助885万元,帮助5000多名各教育阶段的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入学,为10848名贫困村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就业专项行动,开展农村劳动者职业培训,帮助贫困群众掌握增收技能、拓宽增收渠道。积极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全市新农合参合农民519.65万人,参合率为99.7%。
贫困群众收入不断提高 系列措施“丰富”农民口袋
镜头
过去,在人们观念里石头山区就是颗粒无收,但是,马山县古朗屯的村民创作一条石山区致富路。古朗屯结合石山地区生态特点,以金银花种植为突破口,组成农民专业合作社,挖掘传统民俗文化,致富思路就一句话“能种则种,能养则养,能游则游”因地制宜发展脱贫路子,掀起家家谋产业,村村搞旅游的热潮,探索出了“特色产业+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石漠化山区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古朗模式。
画外音
通过产业扶贫、实用技术培训、转移就业等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马山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4342.6元上升到2015年的6664元,年均增长率为11.3%。上林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4382.6元上升到2015年的6980元,年均增长率为12.3%。隆安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4615.8元上升到2015年的7277元,年均增长率为12.1%。(记者彭媛媛 通讯员张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