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浙江 » 正文

全球报道:台州仙居“七法联动”助推乡村蝶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01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仙居“七法联动” 助推乡村蝶变括苍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灵江源头,永安溪畔,走进台州
原标题:仙居“七法联动” 助推乡村蝶变

括苍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灵江源头,永安溪畔,走进台州仙居的小乡村,民宿壁画相照应,集体经济强村富民。而在10年前,这些地方还顶着“贫困”的帽子。

2006年8月28日,浙江省委主要领导到仙居县调研时,专门就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作出重要指示。10多年来,牢记嘱托,在“八八战略”指引下,仙居践行“两山”理论,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夯实基层基础的重要工作来抓;同时加强基层党建,以组织凝聚民心,以党建引领发展,把村干部的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

在此基础上,仙居探索形成了土地流转增收、乡村旅游致富、高端农业分红、项目撬动盈利、盘活资产增值、电商平台助推、并村抱团发展等7种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工作方法,有效推动村级经济驶入发展快车道。

从“一片空白”到“全面丰收”

思路一转天地宽

仙居县安洲街道下园村便民服务中心里挂着一张由许多笑脸拼成的爱心大图,这是村里的“全家福”,几乎每户人家都有一张笑脸照片入选。村书记陈东海说:“村民的笑容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肯定!”

陈东海的感叹源于下园村之变。2006年时,村集体经济还是一片空白。10年来,下园村村两委干部通过挖掘集体资源、盘活集体资产、积极招商引资等方式不断发展村集体经济;同时,更加注重加强村级资产理财和规划,每年规划一个项目,将零散的小块土地加以包装开发,以增加村集体收入。2016年,下园村村集体年收入达200多万元,可用资金3500多万元,村集体资产超过1亿元。

《摆脱贫困》一书中指出:“有的同志说,只要农民脱贫了,集体穷一些没关系。我们说,不对!不是没有关系,而是关系重大。”陈东海用10年时间换来了村集体经济的丰收。他还记得2006年想要发展,而村集体经济空白带来的窘境。“当时我和村主任几乎跑遍了仙居所有的银行,但是因为集体经济是个‘大鸭蛋’,没人敢贷啊!这时候才体会到,如果集体经济薄弱,许多事情还真办不了。”一咬牙,村干部就以个人名义向银行贷款,才拿到第一桶金,叩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大门。

拿着这笔钱,村里通过对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或者村民自愿流转的土地、林地进行统一开发经营的土地流转模式,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同时,通过积极盘活集体闲置厂房、仓库、校舍、会堂等资产,采取多种形式开发兴建物业项目,增加集体资产和物业经营收入。“我们今年规划的2200平方米的物流仓储设施已经在动工建设中。”陈东海预计出租后每年又能为村里增收40万元。说着他笑了,一如照片墙上的灿烂笑脸。

下园村的成功只是仙居县基层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福应街道县前村整合土地资源出租,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00万元。田市镇水阁村对土地统一进行流转,对外招商,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30万元。朱溪镇后塘村整合2000亩闲置山地出租,带来了200万元的直接收入和每年16万元的村集体收入。仙居村集体经济遍地开花,源于在基层推广“党建+”的发展理念,根据各村实际情况,结合“美丽乡村”、“五水共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绿色化改革试点等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多种发展模式,总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成功案例,推动集体经济走上发展快车道。

从“美丽环境”到“美丽经济”

多措并举促巨变

10年弹指一挥间。仙居农村发展的历史不仅写在了纸面上,也写在了这片坚持绿色发展的沃野上。仙居淡竹乡下叶村、白塔镇上横街、埠头镇大庄村……村村户户盖起了新房,赶上新农村发展的快车,成为将“美丽乡村”转变为“美丽经济”的排头兵。

“我们在时光这头等你,而你在哪里呢?”这句话来自淡竹乡的一家民宿。在淡竹乡下叶村,类似于这样有“情怀”的民宿有75家,他们或是回乡创业者,或是心中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者。他们留下,不仅是因为看上了淡竹得天独厚的环境,也看上了淡竹一心办实事的干部们。

34天完成了25万平方米的黄皮屋立面改造提升,21天完成了9座石头公厕建设,7天完成了露营基地建设,3天完成了“一寸光阴书吧”建设……淡竹的干部们,就这样用“淡竹速度”,留下了创业者,引进了新项目,让村民的收入越来越高,集体的家底越来越厚。云栖小镇、美庐民宿、圣禹山庄等旅游设施建设,使下叶从一个无人问津的“穷山沟”蜕变成游客如织的“聚宝盆”,村集体每年仅租金收入就达15万元。

不同于淡竹乡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增收,距县城62公里的溪港乡金竹岭脚村通过发展重点项目,有效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市派农村指导员驻溪港乡金竹岭脚村“第一书记”张新建,5年来积极向省市县争取“五水共治”、省级示范村建设、精品村创建、农家乐特色村、古民居保护等各类项目配套资金,把一个落后的山区村建成省级农房改造示范村和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0多万元。

而在引进项目中,村企帮扶壮大集体经济也是仙居一大特色。大战乡是仙居县二类乡镇中唯一拥有上市公司,且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布齐全的乡镇。目前大战乡拥有上市企业一家,矿业公司两家,其他各类企业12家,民宿、温泉度假区等第三产业经济实体5家。这些企业在努力提升经济效益,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村企共建,帮助驻地村庄发展村集体经济。

乡村两级是我国治理组织的“末梢神经”,承担着治理基层的重大责任。因此,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的强与弱,直接关系着百姓生活水平的高与低。乡村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要不断引进新项目,完善配套设施,努力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真正做到留得住人。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携手同行奔前程

2013年,仙居县在全市率先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对500人口以下的行政村全部进行了撤并,全县行政村总数从723个缩减到403个村和15个社区。通过行政村撤并,整合村级人口和“三资”,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打开了新局面,实现了抱团发展。

溪港乡大园村由8个村合并而成,原来各村一直想发展稻田养鱼,但由于资金短缺难以实施,合并后新村一次性投入12.19万元,投放瓯江彩鲤8000多尾、温州田鱼5万尾,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广度乡朝阳村和瓦垚头村原先为4个小村,共有一片水库边的土地,有开发商想投资,因各种原因,一直没有达成合作意向。并为两个村后,两村将这块土地以每年17万元的价格承包给开发商发展民宿,壮大了两村的集体经济。

埠头镇大庄村是由3个村合并而成,合并之初集体经济除补助款外几乎为零。合并后大庄村利用毗邻高速路口的交通优势,成为九都港美丽乡村风情带的核心区块。2016年仅民宿旅游方面村集体经济收入就高达50余万元。

大庄村集体经济富了起来,村书记林达贵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他说:“这还不够,我们还能发展得更好,我们已经在建设‘开心农场’,能留住更多客人,我们的杨梅可以通过网络销售得更远;我们的药材能让我们更加富裕……”并村抱团发展后,路子更多了,发展也更快了。

仙居许多村干部瞄准高端农业,结合各村实际,大力种植茶叶、杨梅、樱桃、药材等附加值较高的农产品。同时,组建专业合作社,建立“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网络,带动各村融入产业链,培育壮大村集体产业。“中国杨梅之乡”主产区步路乡西炉村,立足“仙梅”品牌,建立了大型的杨梅交易市场,村集体收入每年增长10万元。朱溪镇后塘村成立绿色稻米专业合作社,注册“杨丰山”品牌,获浙江省农博会金奖和“省十大品牌大米”称号,每年通过分红增加村集体收入10多万元。皤滩乡万竹王村,主动对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引种英德楠竹1000多亩,为村集体每年带来收入6万多元。下各镇羊棚头村搭建“365直播农果园”APP电子商务平台,直播水果绿色种植,统一商标,统一管理,统一销售,通过股份分红和收取管理费,村集体年收入20多万元。

从无到有,从有到富,仙居划去了一大批经济薄弱村。在致富路上,仙居将美丽环境变为美丽经济,将高端农业变为经济财富,将网络电商变为致富之路……虽然,在这一阶段,仙居村集体经济实现了大跨越,但在打造强村富民的这条路上,属于它的时代才刚刚到来。

>手记

《摆脱贫困》一书中指出,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是振兴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近年来,浙江城市发展突飞猛进,乡村变化亦是翻天覆地。乡、村两级是我国治理组织的“末梢神经”,承担着治理基层的重大责任,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基层繁荣。

仙居乡村蝶变在于“巧”。各个乡村通过总结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巧借势,总结出可复制学习的“七法”,助推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强村富民。

走进这些摘下“贫困帽”的村子,情况比我们预想的更好——乡舍外、古村旁,小桥流水人家,一带山如画,一幅美丽乡村图景尽收眼底。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