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的熊少华是育才中学语文研究员级教师,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时,他高中毕业不久,刚下乡当了两个月知青。
育才中学语文研究员级教师熊少华。本报记者 杨新宇 摄
从熊少华报完名到参加考试,中间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最后留给他复习的时间只有十多天。报完名就要准备考试了,可究竟考什么,谁也不知道。
试卷用折角方式保密
那时,报名参加高考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熊少华说,当时的情景让他至今难以忘记:学校大礼堂里座无虚席,涌进了1000多人,老师在舞台上摆个小黑板就开讲。椅子不够,学生从别的班上搬,有人还自带了小马扎,窗台上都趴满了人,前后门挤得都是人。
从确定恢复高考到实施考试,前后也就一个多月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命题、印刷,再分配到省市县,那是相当紧张的。全国范围没有统一的教材,标准不一样。另外,一下子抽调上来命题人也不现实,只能由各个省负责。
熊少华从乡坝的农家院子里翻出半本地理书,经过一个多月盲目而又慌乱的复习,他走进了考场。
“当年,参加考试的人很多,当时县城的所有学校都拿来作为考场都不够,还在大点的乡镇开设了考场。”熊少华说,自己那个考场坐了50个人,两个人一张桌子,考场里5个监考老师,四个角落各站一个,教室中间还有一个。
高考试卷用折角方式保密,答卷第一页右上角被折叠后密封,上面贴着一张小纸片,印有考生的准考证号,考生在核对正确后撕掉小纸片,这样答卷上就没有任何标记了。考生考完后,监考人员要用糨糊将考生的试卷、答卷和草稿纸粘贴在一起。
作文是写一篇读后感
熊少华对当年的高考题印象深刻,“从现在的角度来看,题目其实都不难,但对于当年的不少高考生,却是挑战。”
有一道历史题,要求考生写出几个中国主要历史朝代,语文有一道题是翻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读书那时候,哪读过这些古文。”熊少华说,幸亏自己的妈妈是老师,常常听到妈妈和同事在谈话中提及这句话,于是他根据上下语境理解,给出了“一代比一代强”这个答案,“5分的题,我觉得自己应该拿了满分。”
那一年四川省的语文作文题是读文章《一个青年矿工的变化》后写读后感,熊少华笑言,当时写的其实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读后感,而是编了一个故事,“写得把我自己都感动了。”
熊少华说,那场考试,语文大都是靠自己以前的积累。“小时候捡到一本繁体字版本的《水浒》,虽然字都认不全,但是我半猜半读,加上自己的理解,每天给小伙伴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