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旅日大熊猫回川 要过饮食、环境和语言三关

   2017-06-08 人民网2570
核心提示:6月6日凌晨,三只旅日大熊猫兄妹“优浜”“海浜”“阳浜”抵达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后,生活得怎么样?7日,

6月6日凌晨,三只旅日大熊猫兄妹“优浜”“海浜”“阳浜”抵达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后,生活得怎么样?7日,记者前往探访,得知这“兄妹”仨在基地适应良好。

这是首次有三只大熊猫同时被送往基地。在一个月的检疫期里,大熊猫要适应饮食、环境和语言变化,以及健康检查、免疫预防注射和驱虫等过程。按照要求,大熊猫在检疫期内使用的场馆必须独立、封闭且严格消毒,并安排专人进行饲养。

“它们的适应能力比较好,在关门的一瞬间有一只大熊猫已经开始吃竹笋了,而在日本它们的主食是竹子。”基地动物饲养管理部管理员袁博说,接下来在饮食方面,基地专家还将添加辅料,采取渐进过渡的方式,让它们慢慢适应家乡的口味。

不过,从日本回来的三只大熊猫能听懂四川话吗?“沟通方面要进一步优化,目前正在和日本那边的饲养员沟通,了解他们的手势,让大熊猫尽快适应。”袁博表示,不久以后这三只熊猫将变成精通日本话和四川话的“双语”大熊猫。

由于三“兄妹”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网友们也很关心相亲对象是谁?“要看它们喜欢谁,我们会尊重它们的选择,让它们自由恋爱,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繁育计划。”袁博介绍,大熊猫的发情期在每年的3、4月,如果顺利,最快将在明年3、4月对三只大熊猫进行繁殖配对。

“浜系熊猫(在日本生育)回到基地,对于熊猫遗传多样性是利好。”基地主任张志和表示,濒危物种并非繁育越多越好,需要根据熊猫不同谱系基因适量繁育,才有利于种群发展。“以往浜系熊猫基因表达不多,他们适应后将担负起浜系熊猫基因表达的任务。”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liul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