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8日,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平台上线,这是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复旦大学教育事业统计培训基地联合开发的重点项目,在不到10个月的试运行期间内,已为来自28个省的8000名教育统计工作者提供了培训服务。今年5月31日,“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平台将结束试运行期,转向常态运行。
|
教育统计,对于绝大多数非专业领域的人来说,是较为陌生的领域,但实则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教育统计为探索教育规律、制定政策、检验效率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前一个历史时期,我们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普及,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普及到什么程度,覆盖到哪些地区和人群,没有实现普及的地方还需要怎样的投入,还要解决什么样的困难,这都跟统计有关。如今,教育发展进入到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促进公平的新阶段,这个发展阶段跟统计就有更加密切的关系,因为判断教育质量的好坏需要用数字作为基础,判断人才培养的结构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否匹配也需要以数据作为基础,判断教育在推动社会公平的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还要靠数据作为基础。”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介绍,“当教育进入到提高质量、调整结构和促进公平的阶段,会与科技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感受和行业企业的需求发生很多密切的关系,这就更需要建立一套指标体系来科学地分析判断我们教育发展的质量怎么样,结构怎么样。”
真实性是统计的生命。鉴于此,一旦统计数据失真,在资源安排的时候就会失当,最终影响到的是国家教育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目前,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对于统计工作的重视,同时加强对统计数据真实性的管理,就成为教育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这两件事情的聚焦点就是教育统计人员的队伍建设。
记者了解到,目前,教育统计工作覆盖全国50余万所学校、2.6亿学生,学校、县、地市、省和国家不同层级的教育统计专兼职人员近百万人。但教育统计工作队伍目前存在着专职人员少、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人员的专业素养在很多方面还没有达到工作所要求的标准。陈锋介绍:“教育统计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如果统计人员的能力不达标,就很难保证数据源头是真实的。”
针对教育统计专兼职人员专业素养不高、基础指导不足的问题,2012年,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西安财经学院和大理大学等高校建立了5个国家级教育统计培训基地,“十二五”期间共举办120期,培训统计骨干人员2万人次、地级和县级分管教育统计工作的领导干部几百人。“但是囿于差旅成本高、培训人数限制等原因,仅靠5个培训基地很难从整体上提高教育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统计专家关欣介绍,“我们既要依托一些传统的集中培训的方式,又必须去尝试新的培训模式,在线教育在这个阶段应运而生。”
自2015年始,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与复旦大学联合相关机构,组织教育统计专家共同搭建“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课程体系,为基层统计人员和教育管理者提供了一个便捷、专业的线上培训平台,学员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学习终端的限制,完成业务提升。“建立在线培训平台,能够极大地弥补基地培训的不足,‘互联网+’的模式将成为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育统计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陈锋介绍。
国家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要达到“教育质量提高、教育结构优化”这一新阶段的目标,就必须以政策制定者的科学决策为指导。陈锋认为:“目前首要的工作是要提升各级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杜绝拍脑袋决策,要将教育改革中的风险降到最低。”记者 赵婀娜
(魏 玮参与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