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800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改扩项目建设现场。李永桃 摄
6月7日上午,在鄂托克经济开发区,鄂尔多斯800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改扩项目建设现场一派动人景象。97米高的精馏塔在湛蓝的天空下巍然屹立。塔半腰,工人们站在钢格栅上检查管口。地面上,三三两两的工人们有的在搬运物料管,有的在焊接管口。“叮叮哐哐”的施工声和“天大地大 安全最大”的大红条幅勾勒出一幅欢快、缜密的施工图。
在项目办公楼门上方,“距2017年8月1日投料试车还有54天”的红色大字闪烁不停。“我们正铆足干劲为项目试车投产做最后冲刺。”内蒙古鄂尔多斯多晶硅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敏慷慨激昂地说。
多晶硅有灰色金属光泽,具有半导体性质,是极为重要的优良半导体材料。其主要用于太阳能电池板,也是当代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光电转换等半导体器件的电子信息基础材料。
2016年8月,立足于一期2500吨项目的坚实基础,鄂尔多斯集团开启了多晶硅产业升级之旅,其年产8000吨高纯度、低耗能多晶硅材料改扩项目开工建设。
早在2008年4月,鄂尔多斯集团组建成立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多晶硅业有限公司,开工建设了年产2500吨多晶硅项目,并于2010年9月份投料生产。到2012年,多晶硅全行业出现断崖式下跌,项目一度停产。
如何走出困境?多方调研考察后,高点起步、高端发力,内蒙古鄂尔多斯多晶硅业有限公司变投资拉动为创新驱动,打造高技术、高品质、低耗能的多晶硅产品。
“此次改扩建项目采用世界先进的‘改良西门子法’全闭式循环制备多晶硅工艺。项目的先进性体现在以下4个生产单元:冷氢化单元——采用多晶硅生产技术最前沿、最高效的美国GT公司的冷氢化技术。具有转化效率高、能耗低、运行稳定可靠特点。精馏单元——采用在国际享有盛誉的天津大学的差压热耦合精馏工艺,高效、节能。同时采用了他们首批板波纹填料技术,使系统首次投运洁净时间大大缩短。还原单元——应用国内成熟、严谨的顺控技术对18对棒还原炉进行了技术升级,使电耗得到大幅度降低。同时,引入国内成熟、可靠的36对棒大型还原炉,使项目整体产能达到了8000吨/年。尾气回收单元——本次改造应用了天津大学转化的国内外先进的干法回收技术,使工艺流程更加简洁,各类原料的提纯度更高。比如氢气的提纯,通过这次改造后,可以提纯到几乎和电解氢一致的99.999%的纯度。通过上述单元的改造,使我们的综合电耗及成本得到大幅度下降。同时,极大地提高了产品产量和质量。”李敏兴致勃勃地介绍。
该项目也占足了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鄂尔多斯集团自备电厂和水务公司,可为多晶硅项目生产提供低廉的能源;其下属金属硅厂和PVC公司可提供充足廉价的工业硅粉、液氯等原材料。依托乌海、银川、包头、呼和浩特等城市的大专院校,可为项目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保障。截至目前,公司化工类专科及以上员工已达到80%。同时,鄂尔多斯集团旗下设有物流公司,距公司10多公里的铁运站也可方便快捷地将产品运往全国各地。
“项目带动了化工、电力、煤化工、天然气为主的产业集群,各产业之间共生耦合,实现了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大循环和产业之间的‘工业代谢’。项目投产后可实现产值8到10亿元、税收1亿元。下一步,企业将依托园区各类要素低成本优势,继续引进铸锭、切片、太阳能极板、航空器材、光伏电站等下游配套产业项目,打造更加完整的多晶硅产业链。”李敏信心十足地说。
链接
截至5月底,鄂尔多斯市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复工219项,开复工率72%,完成投资329.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0.6%。其中,新建项目166项,开工106项,开工率63.9%,完成投资115.1亿元;续建项目138项,复工113项,复工率81.9%,完成投资214.2亿元。
为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实效,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多措并举筹措项目资金:通过政府搭建融资平台,召开银企对接会,千方百计为企业筹措资金。同时,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并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赋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紧盯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导向,围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国家、自治区确定的重点投资方向和领域,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和申报工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通过PPP等模式,盘活和调动民储资金进入项目建设,根据不同领域项目的特点,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私合营、特许经营、投资补助等多种途径,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鼓励项目单位积极主动与信贷部门衔接沟通,完善贷前评审准备工作,寻求信贷支持,积极扩大信贷投入,切实破解项目建设资金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