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题】“绿色崛起赛过江南”,是巴彦淖尔市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拥有800里河套灌区这一得天独厚资源禀赋的巴彦淖尔市,面对新一轮经济格局大调整大变革的历史机遇,以前所未有的信心、勇气和定力,审时度势,精心筹谋,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出了一条生态与发展共赢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八百里河套再现塞上江南
从京藏高速巴彦淖尔段道路两侧郁郁葱葱的绿化带,到乌兰布和沙漠防风固沙项目区;从乌拉特草原的连片围封禁牧区,到河套平原随处可见、蓬勃发展的设施农业;从绿色环绕的农田渠系到各个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夏日的巴彦淖尔大地,移步皆为景,放眼满目新。
不是捆绑束缚,而是创造新机遇、拓展新空间;不是忽略了效益,而是让绿色GDP更快更好地生长——灵活运用“加减法”、深谋细算长远生态账的巴彦淖尔,处处张扬着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三美合一”的灵动与诗意。
沙漠腹地的绿色事业
磴口县在乌兰布和沙漠种植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孟和朝鲁 摄
从磴口县城沿穿沙公路进入乌兰布和沙漠腹地,一路很少见到沙丘、沙地这些典型的沙漠地貌,葱茏青翠的防护林里,几个面积不小的种植园区从眼前滑过。
汽车在路边的一排展板前停了下来。展板上,“磴口县仁创沙漠光伏稻田养殖项目”一行大字十分醒目。不远处,几台大型挖掘机在沙窝子里轰鸣作业,一眼望不到边的一片片稻田里,插秧机往来穿梭,一行行嫩绿的秧苗在水面上亭亭玉立。
“这里不是你们想象的沙漠吧?看那边,工人们正在种水稻呢,这可是有机稻啊!”稻田旁,磴口县农牧业局技术干部杨国山毫不掩饰内心的激动,黝黑的脸庞笑意满满。
乌兰布和沙漠里破天荒种上水稻了!
“是仁创科技集团的‘生态保水砂’种植技术,把沙漠变成了良田,下一步还要在稻田里养鱼蟹呢。”杨国山介绍,1500亩沙漠有机水稻示范基地所采用的“生态保水砂”技术,是仁创集团针对沙漠治理和盐碱地改良而研发的一项砂产业高科技成果,“生态保水砂”既有很好的防渗功能,又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但要把沙漠改造成稻田,需要经过推挖找平、土工膜展铺、保水砂等13道工序。从开工到现在的50多天里,这帮日夜苦干的“黑脸汉子”们硬是把1000多亩沙漠改造成了稻田,让“塞上江南”的景象奇迹般定格在这大漠深处。
对乌兰布和沙漠的治理始于1951年,但吸引大批投资者来这里开荒种地的还是近些年。2008年,巴彦淖尔市政府根据乌兰布和沙区土地利用现状,将沙区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其中优化开发区面积164万亩,目前引进的治沙企业主要集中在该区域内。
肉苁蓉种植是这里的老牌产业,全县现有人工梭梭林30余万亩,肉苁蓉年产量达280吨,是沙区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葡萄酒酿制、山药种植等新产业、新品种的逐步引进,使乌兰布和沙漠的产业内容日趋丰富。
磴口县万亩光伏园。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孟和朝鲁 摄
靳洪桥是2013年春天进沙漠的,建房、拉电、开荒、种地……一路忙下来,甚是辛苦。他把自己种出来的山药称为“沙山药”“沙漠人参”。敢这样叫,老靳很有地气:“一是因为源自乌兰布和沙漠,二是因为口感沙,而且营养价值极高。”这两年,除了种植山药,他还种植黑枸杞、甘草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草药。
乌兰布和沙漠随着沙产业的兴起而日新月异,年年都有新企业进驻,苁蓉加工、葡萄酿酒、山药后期加工等绿色环保项目,不断延伸着产业链条。2015年,磴口县又推出了“借光治沙”新举措。很快,国电、昌盛日电等大企业在沙漠里扎根,“种下”了12000亩的太阳能光伏板,“长出”了37400千瓦的清洁能源。
袁海文这两个月来几乎天天泡在沙漠里,作为磴口县工业园区副主任,他对入驻企业的经营情况了如指掌,每一个企业的发展规划中,都有他的智慧和心血。“跑得时间长了,在这片沙漠里,我凭感觉就能找到每个企业的准确地方。眼瞅着沙漠被一片片绿色覆盖、当地这么多农牧民能依靠沙产业增收致富,我们为企业搞点儿服务,再怎么辛苦都值得。”
盐碱滩上的绿色希望
在杭锦后旗盐碱地改良现场。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孟和朝鲁 摄
“冬天白茫茫,春天水汪汪,靶一靶平了,磨一磨红了,一浇水全没了”。这几句顺口溜,道出了盐碱地的典型特征。这样的盐碱地,在杭锦旗后旗有77.3万亩。
“别说种农作物了,长草都难。”在内蒙古康尔徕商贸有限公司“改造盐碱地,建设生态农场”的电子台账显示屏前,公司负责人宋庆丰回忆起2015年他初到这里时的亲眼所见,仍然感慨不已。
“公司在这里搞土地改良试验快两年了,目前还只能种植一些耐旱作物。三道桥镇澄泥村处于黄河改道形成的河槽低洼区,返盐现象很严重。”作为杭锦旗后旗农技推广中心的高级农技师,陈强对这里的土地状况很有研究心得。去年,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将“科技部973盐碱地生态治理重大项目”中的第一、第九课题,安排在了澄泥村的1300亩盐碱地里,陈强三天两头往盐碱滩里跑。
在平展展的暗管排盐示范工程现场,“全自动小气候观测站”格外显眼,湿漉漉的土地全部覆上了黑膜,正在等待播种先锋作物葵花。陈强一边读取地下水盐运动规律检测器里的数据,一边对记者说:“目前来看,改良效果不错,一年后土地的肥力就能恢复,同时采取种养结合的生态农牧业模式,这片盐碱滩一定会长出值得期待的绿色效益。”
土地是巴彦淖尔最具优势的资源禀赋,从大田到大棚,从蔬菜到水果,河套平原不仅是鱼米之乡,瓜果蔬菜也久负盛名,每年仅番茄、西甜瓜、脱水菜种植面积就达80万亩。
一座胖墩墩的厚墙体温室大棚里,王远斌种植的甜瓜能上市了。“这个大棚是今年新建的,棚里暖和,甜瓜种得早,成熟的也早,能抢个好赚头。接下来,外面那几个拱棚的甜瓜也能陆续采摘了,大田的甜瓜最后上市。”杭锦旗后旗二道桥镇先锋村是甜瓜特色种植村,像王远斌这样的瓜农一年能收入5万多。
为了向有限的土地多要效益,杭锦后旗把78个重点企业划分成种养结合循环产业融合样板区、特色产业品牌引领绿色发展示范区和山水沙旱农旅结合天然屏障保护区。猪吃菜叶、猪粪分离成沼液、沼液浇灌蔬菜、沼气+光伏提供电力能源……这种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模式,让啸天现代农业园整体“转动”起来,也带动了旅游业发展,使这片土地迸发出更大的绿色能量。
在这些重点企业的示范带动下,杭锦后旗正在演绎着农企联合、互利互补、特色种养、品牌发展、生态强旗的绿色交响。
麦浪里延伸的绿色产业
植保无人机在麦田作业
一架无人机在空中俯视着万亩麦田,机翼旋动间,绿浪起伏,碧波滚滚。
使用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在临河区新华农业专业合作社已经是件平常事儿。
“这片麦田一共10200亩,人工作业效率太低,改用无人机后,省时省力又省钱。”合作社负责人孔宪忠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这样规模的集中连片小麦种植,近年来很少见,“我们种的是富硒小麦,适合大规模连片种植,麦收之后还能复种西兰花等菜蔬。最重要的是,富硒麦不愁卖,早就跟当地的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签下订单了,收购价格每斤高于普通河套小麦4毛钱。”
走进内蒙古兆丰面业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座座圆形筒仓内,清一色的石碾磨粉机在匀速转动,一颗颗有机小麦在这里摇身一变,成为市场热销的有机面粉。作为河套小麦深加工领域的一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兆丰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现代石碾专利技术生产的“鸡鹿塞”牌有机面粉,以每斤20元至130元的多档次价格,成功占领了国内高端面粉市场的制高点。
去年以来,河套地区玉米、葵花两大主导农作物价格下滑,让河套农民的钱袋子缩水不少。如何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寻找突破口,确保农民持续增收,成为巴彦淖尔必须破解的难题。今年,巴彦淖尔市从调优结构、完善基础、培育品牌等方面入手,发力农业供给侧改革,扩大绿色有机和特色农畜产品的生产规模,通过做好“加减法”促进现代农牧业转型升级,以期实现“绿色崛起、赛过江南”的华丽转身。
如今,在河套大地上,亚洲最大的肉制品生产基地——内蒙古美洋洋食品有限公司异军突起,800吨蓝宝石晶体材料项目建设正酣,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开发热潮此起彼伏……可见,拥有800里河套得天独厚优势资源的巴彦淖尔,面对新一轮经济格局大调整大变革的历史机遇,以前所未有的信心、勇气和定力,审时度势,精心筹谋,不断加高项目引进的“绿色门槛”,坚决做好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的“加法”和重污染、乱排放的“减法”,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生态与发展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稳步前行。
从绿意盎然的田野,到水绿交融的城市,林木苍郁,绿色醉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绿色发展大笔如椽,为“塞上江南”巴彦淖尔源源不断地注入着刚柔兼具、隽秀壮美的绿色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