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10日电(记者于立霄):“2017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北京市系列主题活动10日在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开幕。圆明园景中之景——如园遗址整体布局首次被揭开,嘉庆皇帝御笔石刻等近千件文物被发现。
在千年延绵不息的运河古道上,白帆蔽日,船歌嘹亮,游舫如织,仿佛当年运河上的繁荣盛景。由非遗表演者带来的一曲激昂豪迈的运河号子,拉开当天活动的序幕。
今年主会场活动以“擦亮北京金名片”为主题,旨在展示北京地区的优秀文化遗产和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果。
据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所长郭京宁介绍,今年上半年,北京共完成考古勘探项目54项,勘探面积约660万平方米;完成考古发掘项目20余项,发掘面积约16000平方米;发掘和保护各时期古代墓葬1300余座、窑址35座、房址10余处;出土文物共计3000余件(套)。
当天的活动设立圆明园公众考古分会场、西汉路县故城遗址分会场。在圆明园公众考古分会场,如园遗址考古发掘工地向公众开放,考古工作者在现场为公众讲述考古背后的故事。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如园位于长春园东南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一座仿江南园林景观。
考古工作者在历时两年的考古发掘中,如园共发现近千件文物,其中包括嘉庆皇帝御笔石刻、金砖、瓷砖、瓷片、粉彩瓷砖,以及当年英法联军火烧时留下的大量过火遗迹。
据考古专家介绍,如园是近几年考古发掘中保存最好的遗址,也是近几年发掘的首座仿江南园林遗址。本次考古发掘基本揭露出如园遗址的整体布局、保存状况、建造次序,对其研究、保护、展示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配合分会场活动的“圆明园考古展”,近百件圆明园遗址考古发掘文物首次亮相,其中不乏皇家玉器铜器精品,向观众展示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在西汉路县故城遗址分会场举办的“副中心考古成果图片展”,展示一年来城市副中心的考古发现。2016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通州区潞城镇进行考古勘探,确定了汉代路县故城城址,并发掘1146座古代墓葬。
据悉,中国于2005年决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遗产日”。从今年起,“文化遗产日”正式更名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原标题:圆明园景中之景如园遗址整体布局被首次掲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