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上海 » 正文

承担国家使命先行先试 “新高考”交出首份“上海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11  来源:中国文化艺术传媒网
核心提示:昨天16时40分,申城首次“新高考”最后一个环节——外语听说测试宣告结束。数万学子平稳有序完成考试,余下的就是等待出分、填报

昨天16时40分,申城首次“新高考”最后一个环节——外语听说测试宣告结束。数万学子平稳有序完成考试,余下的就是等待出分、填报志愿,进入招生录取流程。

这轮“新高考”历经3年初获成功,也向考生、家长以及大中学校等社会方方面面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上海卷”。

国家使命先行先试

大同中学校长盛雅萍至今还保存着一张高考准考证:“说来也真巧,40年前,我的高考地点就在大同中学。”

那一年,中国恢复高考,盛雅萍20岁;今年,她又将一批1998、1999年出生的高三学子送上“新高考”之路。盛雅萍感言,“一考定终身”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意见明确,把上海和浙江“一市一省”列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由此,上海承担国家使命先行先试。15天后,《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向社会公布,从当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这3年来,上海新高考改革统筹推进,蹄疾步稳,并且踢好了“临门一脚”。从2015年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校铺开,到2016年沪上27所高校一一确定综评信息使用办法,再到2017年高招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进一步革新,上海按照“两依据、一参考”原则,成功探索出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并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在上海纽约大学,单纯考分之外,还要以整整一天的“校园开放日”的各种活动中现场考查考生,作为自主招生录取依据。中方招生办主任周鸿表示,“从‘按分取人’到‘看人录取’,高考向前进了关键性第一步。”在沪上各大高校综评录取的新方案中,高考成绩甚至仅占60%,面试成绩占30%,高中学业水平考合格性考试成绩占10%。

素质育人模式在变

“新高考”,远不止于这3天的“考一次”,也远不止“史地政物化生”这6门“+3”课,打破文理区隔的考科组合多达20种。“在很多高中,学生们都是‘一人一课表’。”

上海市教委主任苏明告诉记者,高考综合改革实施,给基础教育带来了很多积极乐见的变化。

比如,绝大部分高中学校都根据师资安排、学生选科情况和校舍场地资源等,因地制宜实施不同形式的走班教学,促进了高中教师因材施教和高中学生个性学习。

在华东师大一附中,课程变化在高二就尤为显著。除语、数、外、班会、修身5门科目,以“行政班”为单位学习以外,其余课程实行“大走班制”。行政班制的科目教学集中在上午,而走班制教学集中在下午和部分上午段,学生人手一份自选课表。

“高考改革带来的走班需求,核心在于将选课权和选考权还给了学生,让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更为本质。”华东师大一附中校长陆磐良认为,先行一步的上海,正勾画未来高中的更多变化,高中特色化办学属性将愈加显著,如催生一些人文、艺术、理工等特色高中,为各类高校输送不同人才。

同时,在校外,整个社会系统动员起来,从“育分”走向“育人”。市教委、市文明办、团市委等多家单位协同推进高中生志愿服务工作,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已认定的市、区两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1742个,共提供学生实践岗位46.5万个。

更新课题正在路上

衡量高考综合改革成效的标准很多,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考生和家长的感受度、获得感,这是社会认同的基础所在。

新高考改革方案公布后,就有相当一部分高一学生选择考地理,因为可以早早考掉一门等级考。复兴中学高三(8)班小盛选的3门,却都是在高三5月份的两天内考:物理、化学、生物。“高考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给我们提供了更多选择,”小盛有自己的想法,“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好好把握这个选择权呢?”他相信,学弟学妹们的考试日程表会更加丰富多元,也更符合自身对高考改革的理解。

上海师大附中校长严一平也说,从已在外语科目施行的“一年两考”中明显感到,学生应考的心态更加从容和轻松。

这3天,最后3门“语数外”考完,小盛已经开始跟同学商量起了暑期旅行。对于高校志愿填报,他早早有了打算,锁定“环境工程”,看好这个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朝阳产业;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己擅长的物理、化学可以在专业学习中发挥更大助力。周鸿也表示,随着大学招录与中学教育不断双向磨合,学业水平也好、综合素质也好、志愿特长也好,人才供需的匹配度将不断提升。

从人才科学培养到人才科学选拔,高考公平性必须可持续。无论是高考命题题库制积累、一年多考多科目等值性,还是志愿填报大数据服务等,“新高考改革的几个方向都是正确的,”严一平说。上海大学叶志明教授说,今年只是“新高考”第一年,“高考改革,还在路上,远远不是结束。”

事实上,上溯至高考的“上游”中考,新的改革方案导向与高考改革接轨,不再将部分学科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录取唯一依据,而是对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根据教育部指导意见,中考改革试点将从2017年后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上海方案预计也在今秋出台。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