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城市 » 正文

全球报道:火箭军一连长建微信“骨干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14  来源:环球网
核心提示:胡三银绘原标题:连队“骨干群”为何遭遇战士吐槽宋海军 何哲前不久,火箭军某团一营三连爆出一条“新闻”:连队被举报了!举报

胡三银绘

原标题:连队“骨干群”为何遭遇战士吐槽

宋海军 何哲

前不久,火箭军某团一营三连爆出一条“新闻”:连队被举报了!

举报者不是别人,正是连队“自家”的战士张林。

要说这事还真不小,举报信越过连、营、团,直接到了基地首长的政工网信箱。

“这还了得!”连队干部急得团团转。

“首长不早就说过‘欢迎来信’吗?”张林理直气壮。

团机关工作组很快进驻连队,真相随之水落石出。

原来,三连王连长考虑到在工作中与连队干部骨干接触比较多,大家经常讲工作、聊生活、唠家常,于是提议建一个微信“骨干群”,得到骨干们一致赞同,王连长自然被推举为“群主”。

起初,连队骨干在群里晒晒照片、秀秀幸福,分享些体会感悟、生活轶事、心灵鸡汤等等,也没有引起其他战士太多的注意,顶多就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一次,团里召开正规化管理座谈会,团领导点名表扬三连:连队虽然远离机关单独驻防,但训练管理科学正规、井井有条,官兵精神状态好、完成任务好……

连长、指导员回到连队后,马上召集连队骨干传达会议精神,大家听后心里美滋滋的。散会后,王连长意犹未尽,恰好当时是手机使用时间,于是在“骨干群”里带头发了一个10元钱的红包,留言“同志们辛苦了”。大家也接龙似的你一元我两元,玩得不亦乐乎。

“班长,玩啥呢?这么嗨!”看到班长王伟乐呵呵地不停戳手机,战士张林凑了过去。“抢红包呢!”王伟头也没抬。

看着班长爱搭不理,张林心里不由有些“小失落”。私下里,他与班里战友聊起这件事,没想到,大家对此早就有看法:“连队为啥不拉我们入群?”“一个连的兵咋还分亲疏远近?”“这不把我们和连队骨干隔开了吗?”……

“骨干群”成了“离心墙”,多少让连队骨干始料未及,更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张林竟通过政工网兵情热线,把事情捅到了基地首长那儿。

严格来说,这不是一封举报信,而是一封建言信。张林在信中写到:“尊敬的首长,我是通信团一营三连战士张林,我们连有个‘骨干群’,虽然平时便于连队骨干们沟通交流、深化感情,但无形中却拉开了他们与连队其他官兵之间的距离,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离兵现象……”

事情真相大白。了解原委的工作组回到机关后,没有上纲上线打板子,而是交由连队自己处理。连队骨干进行了深刻的检讨反思和广泛的讨论交流,有人认为:建了一个群,寒了不少战士心,这样的群应该取消。有人力挺:“骨干群”是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和交流平台,不能因噎废食。讨论过后,意见趋向一致:大家反对的并不是微信群本身,而是因为“骨干群”导致的官兵关系疏远。

随后,三连“连队群”应运而生,全连官兵纷纷主动入群,分享训练、学习、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和成长点滴,时不时发个表情包,好心情一起共享,烦恼事共同分担,“连队群”已然成了连队“加油站”。同时,“骨干群”也更加“红火”,通过“连队群”掌握了解官兵思想动态后,骨干们在群里畅所欲言、建言献策,提高了连队管理效率。“大群”连着“小群”,群里群外其乐融融,官兵关系更和谐更紧密了。

莫要那边建起群,这边脱了群

火箭军某团政委冯晓永

没想到一个“骨干群”却照出了心理距离,无形中疏远和冷落了战友感情。细思之,战士“举报”这个群,本意并不在于“散群”,而在于“入群”;他们不排斥“小群”,却排斥“脱群”。

莫要那边建起群,这边脱了群。在部队建设中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微信群等新型社交网络走近青年官兵,倾听兵言兵声,了解兵心兵事,这本是好事。但好事就当办好,倘若考虑不周、方法不当,把微信群建成“私有领地”甚至“小圈子”,在官兵之间人为立起“隔离板”“离心墙”,则会收到反效果、产生负能量。

好在三连亡羊补牢,用“连队群”这个大群,连起了“骨干群”那个小群,重新叩开了官兵的心扉,融洽了官兵关系。这件看似不大的小事也启示我们,连队是个大家庭,只有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官兵同心、上下协力,才能形成抓建连队的“最大公约数”,让连队建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原标题:火箭军一连长建微信“骨干群” 战士越过三级举报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