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获悉,我区“卫生云——免疫规划综合信息平台”全面上线,将全区392家预防接种门诊、137家产科机构连接为一个整体,实现了对流动儿童的动态管理、预防接种的主动监测、疫苗冷链的实时监控。
“卫生云——免疫规划综合信息平台”12项子系统
预防接种信息系统 疫苗流通信息系统
电子监管码数据处理系统 冷链温度监测系统
儿童动态管理系统 接种人员上岗考试系统
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系统 预防接种网络预约系统
产科接种信息系统 平台管理系统
金苗宝APP后台管理系统 短信后台管理系统
覆盖面:
全区区市县三级25家疾控中心
412家预防接种门诊 105家产科机构
注:目前预防接种平台已录入个案记录数114万余条,家长在任意一家接种门诊都可查询孩子自出生以来的全部预防接种信息,儿童异地接种变得更方便准确有效。
疫苗有了“身份证”追根溯源更方便
每一支疫苗在出厂时都有一个13位的数据编码,称为电子监管码,它是疫苗的“身份证”。
只需轻轻扫一扫电子监管码,疫苗从出入库、存储、配送、接种等环节的信息一览无余,各级疾控部门可以轻松完成疫苗的跟踪和使用。利用接种证条形码和疫苗电子监管码,还可以实现人苗关联,在发生异常反应时,管理者可以及时进行疫苗来源追溯,杜绝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流通、存储可进行全面监控
在疫苗流通存储环节,新平台实现了全流程监控。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制品管理科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疫苗对于温度极其敏感,一旦超过运输或储存标准,就可能导致失效。
在传统疫苗存储管理中,大多依赖人工管理,缺乏有效实时监控,而新免疫规划系统对全区40个冷库、30辆冷藏车疫苗流通安全,全程实时监控,借助安装在疾控中心疫苗冷藏车及冷库上的自动测温探头,一旦疫苗的运输或储存环境温度在正常范围之外,系统就会进行自动报警,报警信息将传给相关负责人,实现了无人值守与全天候监管,确保疫苗在符合要求的环境里进行运输和储存,直至疫苗接种到儿童身上,保障儿童预防接种疫苗全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未来将实现数字化门诊
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系统在首期建设基础上,将不断加以完善和优化,目前,正着手对区内4家接种单位开展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的试点建设。
未来,在全区范围内分批开展数字化门诊建设,逐步实现接种门诊规范、高效的接种流程化管理。数字化门诊包括取号、预检、登记,收费、接种和留观等环节,使家长享受到“一对一”的接种服务,杜绝接种差错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