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张开“慧眼” 洞见宇宙

   2017-06-16 人民网1350
核心提示:图为“慧眼”卫星发射现场。甄 哲摄(新华社发)本报北京6月15日电(记者冯华)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15日11时00分,我国在酒泉

图为“慧眼”卫星发射现场。
甄 哲摄(新华社发)

本报北京6月15日电 (记者冯华)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15日11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该卫星工程是国防科工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组织实施的重大空间科学项目,填补我国空间X射线探测卫星的空白,将显著提升我国大型科学卫星研制水平,实现我国在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由地面观测向天地联合观测的跨越。

“慧眼”全称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是继中欧合作地球空间探测双星、“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和“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之后,我国又一颗重要的空间科学卫星。卫星设计寿命4年,呈立方体构型,总质量约为2500千克,装载高能、中能、低能X射线望远镜和空间环境监测器等4个探测有效载荷,可观测一定能量范围的X射线和伽马射线。卫星采用直接解调成像方法,通过扫描观测可以完成宽波段、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空间X射线成像,具有复杂的热控保障、对地测控与数传保障以及载荷长期工作下的能源保障能力。

“慧眼”主要工作模式包括巡天观测、定点观测和小天区扫描模式。卫星发射入轨后,将开展4个方面的空间探测活动:一是将对银道面进行巡天观测,发现新的高能变源和已知高能天体的新活动;二是通过观测和分析黑洞、中子星等高能天体的光变和能谱性质,加深对致密天体和黑洞强引力场中动力学和高能辐射过程的认识;三是在硬X射线/软伽马射线能区获得伽马射线暴及其它爆发现象的能谱和时变观测数据,研究宇宙深处大质量恒星死亡以及中子星并合等导致的黑洞的形成过程;四是探索利用X射线脉冲星进行航天器自主导航的技术和原理并开展在轨实验。

(相关报道见第十二版)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16日 01 版)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