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早报记者两度暗访 作坊无证经营 部门现场封存
随意堆放的“棉花”做枕芯,在脏乱的环境做出的枕头,大家敢睡吗?近日,市民张先生拨打泉州晚报社24小时热线96339反映,在市区江南街道登峰社区前店村,有一处无证生产枕头的黑作坊,材料来源不明,卫生条件堪忧。随后,东南早报记者来到现场暗访,发现确实存在黑作坊,随后,东南早报记者联系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对该黑作坊进行查处。
做枕芯的棉多数是服装厂的边角料
枕芯内的填充物
执法人员贴上封条
东南早报记者暗访
黑作坊门窗紧闭 晚上有机器作业声
6月20日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前店村,在张先生的指引下,记者找到了这个隐藏在村落中的枕头黑作坊。这个黑作坊位于一栋四层楼的房子内,外墙没有装修,显得很简陋,房子的后门位于村道边,但是门紧锁着,窗户都用布裹得严严实实,记者无法窥探到屋内的情况。
随后,记者沿着一条狭窄的小道,绕到了房子正面的院子处,院子大门开着,一只狗拴在门边,记者一靠近,狗就乱吠。二楼三楼的阳台处,只用简单的铁栏杆围着,二楼阳台处,用布半掩着,窗户裹得严严实实,无法看清里面的状况。
次日中午,记者再次来到该可疑作坊处,依旧是大门紧锁。在院子里,记者碰到了租住在该民房一楼的租户。他告诉记者,枕头应该是在二楼和三楼生产。该租户说,晚上8点多,经常听到楼上有机器的“呼呼”声,有时会飘下一些棉絮。“我也没上去看过,不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的。”该租户说。
据张先生介绍,每次路过这家黑作坊时,大门都是关着的。那如何确定该屋子为生产枕头的黑作坊呢?张先生告诉记者,他曾看到一大包一大包用麻袋装着的东西送入屋内,从缺口可以看到,袋子内装的是一些棉花状的东西,有的较脏还发黄了。“他们大多用三轮摩托车拉货。”张先生说,他一次开车出门,在村口发现一辆三轮摩托车拉着一车做好的枕头在前面开着,为了探求这些枕头运往何方,他就尾随在后,当他跟到晋江陈埭时,摩托车在路上调了个头,然后他就跟丢了。“这些枕头也不知道用什么做的,如果卖到市面上,会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张先生说。
“据我所知,村子内可能不只这一枕头黑作坊。”张先生说,对方平时很警惕,门和窗都关得严严实实的,但在村子后面的龙眼林内,可以看到被丢弃的废物和棉絮。
部门联合查处
屋里灰暗暗 服装边角料四处可见
“窗户、阳台都被布帘遮挡得严严实实,‘棉花’放在铺着黑布的地上,工作间内的墙皆挂着黑布,屋内灰暗暗的,从服装厂来的边角料用大大的麻袋装着,成堆放置……”
21日下午,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直属一分局、江南工商所、江南街道办的工作人员齐齐来到疑似生产黑心棉的渉事房屋,因该民房二楼有一道锁,工作人员在叫门不开的情况下让房东前来开门,当一行人进到屋内的时候,看到以上那一幕。
“你们有营业执照吗?”在工作人员的询问下,经营这家黑作坊的张某华摇了摇头表示并未申请营业执照。张某华是江西赣州于都人,前些年他们夫妻二人在广东打工时看过别人是这么加工枕头的,才会想到要做枕头。据悉,张某华夫妻是去年6月份左右来到泉州,因帮儿子带孩子,无暇分身去外面打工,所以到泉州不久之后他们就开始自行寻找货源做起了枕头加工。
他们几乎很少出门,也不大和外面的人打交道。“不太了解他们,只知道他们是做枕头的。”和张某华租住在一个房子里的一位房客表示。
原料从服装厂来 小作坊藏1200多个枕头
当工作人员在二楼看到码放整齐的枕芯和枕头时本以为这已是全部,但当细心的工作人员上到三楼后才感到“震撼”——三楼3个房间都放满了枕头,经过清点,数量高达1200多个,令人咋舌。
“我们的材料是由一个安徽人拉过来的,说是服装厂的边角料。”据张某华介绍,边角料的价格不一,有黑布的五六毛钱一斤,没有黑布的两块多一斤。“我们把脏的边角料扔掉,干净的则用机器打散,一个枕头卖四块钱,那种加工比较好的枕头则是五块一个。”在工作人员询问是否有送货时留下的一些单据和材料之时,张某华无奈表示他们都是“小单”且多经过私人渠道,并没有留下什么单据。
加工好的枕头都去了哪里?“一些工厂会来买给工人宿舍用,我们也卖给路边摆摊的人,还会随机卖给一些小超市。”张某华说,他们睡的枕头也是自己做的,并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被允许的。
在现场,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直属一分局的工作人员将渉事民房里存放枕头的房间贴上了封条,并对枕头抽样送检。“这是一家加工枕头的黑作坊,枕头内是否是黑心棉还有待进一步确认。” 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直属一分局的何先生说道。同时,江南街道办、江南工商所的工作人员则表示,接下来他们将联合社区对村里进行逐家排查,看看是否还有此类加工厂,一旦发现将第一时间取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