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城市 » 正文

全球报道:京沪高铁今双向首发“复兴号” WiFi网络覆盖车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26  来源:央广网
核心提示: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将在京沪高铁双向首发摄影/李博昨天,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

京沪高铁今双向首发“复兴号”WiFi网络覆盖车厢

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将在京沪高铁双向首发摄影/李博

昨天,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在北京正式亮相,该动车组被命名为“复兴号”,寓意着迈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今天“复兴号”将率先在京沪高铁两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发,分别担当G123次和G124次高速列车。WiFi网络全面覆盖、过隧道时耳部不适感减小、可选择不同光线环境……乘坐该次列车的旅客作为“复兴号”的首批体验者,将体会到和以往不同的别样乘车感受。

WiFi网络覆盖车厢

设有多种照明模式

从今天开始,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将在京沪高铁双向首发,乘坐“复兴号”的旅客将会感受到和以往不同的乘车体验。

在“复兴号”动车的车厢内实现了WiFi网络全覆盖,设置不间断的旅客用220V电源插座,旅客不仅可以充电,还可以连WiFi。空调系统也充分考虑了减小车外压力波的影响,通过隧道或交会时可减小旅客耳部的不适感。

中国铁路总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列车设有多种照明控制模式,可根据旅客需求提供不同的光线环境。此外,“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还采取了多种减震降噪措施并改进了洗漱设施,设置有无障碍设施等。

之所以选择京沪高铁作为首发线路,中国铁路总公司负责人表示,京沪高铁已开通运营6年,共运送旅客6.3亿人次,积累了丰富的安全管理和运营服务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京沪高铁日均运送旅客50.5万人次,是我国最繁忙的高速铁路干线。“复兴号”在京沪高铁率先开行,对于进一步提升京沪高铁的运营服务品质、打造中国高铁国际品牌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乘务人员站在“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CR400AF型列车旁供图/新华社

产品型号能看速度

抛弃原有命名序列

目前,我国奔跑在高铁线路上的动车组多是用CRH(China Railway High-Speed)命名,此次“复兴号”彻底抛弃了这一命名序列。

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新的动车组编制规则,新型自主化动车组均采用“CR”开头的型号,“CR”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的英文缩写,也是指覆盖不同速度等级的中国标准动车组系列化产品平台。

“复兴号”已有“CR400AF”和“CR400BF”两种型号。型号中的“400”为速度等级代码,代表该型动车组试验速度可达时速400公里及以上,持续运行时速为350公里。

中国铁路总公司表示,今后还将根据运输市场需求,逐步研发CR300和CR200系列的中国标准动车组。

纯正的“中国制造”

中国标准超过八成

中国标准动车组和现在运营中的动车组有什么不同呢?据中国铁路总公司介绍,中国标准动车组在研制过程中坚持以我为主,大量采用了中国国家标准、铁道行业标准、铁路总公司企业标准,以及专门为新型标准化动车组制定的一批技术标准,在涉及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其中,动车组关键核心技术的软件、硬件全部实现自主设计、制造或选型,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复兴号”构建了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先进科学的高速动车组技术标准体系,解决了以往各种动车组之间标准系统不统一、不能“互联互通”的问题。这也标志着我国高速动车组技术全面实现了自主化、标准化和系列化,增强了我国高铁的国际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

安全保障更加先进

设有2500余监测点

“复兴号”强大的安全保障系统得到了充分的检验。此前,中国铁路总公司统筹安排利用大西高铁综合试验线、郑徐高铁、哈大高铁开展中国标准动车组试验和运用考核,并进行了时速420公里交会、重联试验,创造了高铁列车交会、重联运行速度的世界纪录。

据介绍,“复兴号”设有强大的安全监测系统,全车部署了2500余项监测点,能够对走行部状态、轴承温度、冷却系统温度、制动系统状态、客室环境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还增设了碰撞吸能装置,以提高动车组的被动防护能力。

“复兴号”动车组在运行时采集各种车辆状态信息多达1500余项,能够全面监测列车运行状况,实时感知列车状态,包括安全性能、环境信息(如温度)等,并记录各部件运用工况,为全方位、多维度故障诊断、维修提供支持。列车出现异常时,可自动报警或预警,并能根据安全策略自动采取限速或停车措施。

中国铁路总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在“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平台基础上围绕安全、经济、舒适、节能、人性化等方面持续开展科技创新,研制不同速度等级、适应不同环境需求的自主化、标准化动车组系列产品,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更多的选择。

文/本报记者 王薇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