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上海 » 正文

全球报道:“只有互利合作,才会有更大收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27  来源:中国文化艺术传媒网
核心提示: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在缅甸实施的先导项目,这一工程投运正在造福两国人民。图为4月10日在缅甸马德岛港,“苏伊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在缅甸实施的先导项目,这一工程投运正在造福两国人民。图为4月10日在缅甸马德岛港,“苏伊士”型油轮靠港准备卸油。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近日在京发布的《2016—2017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对外承包工程2016年完成营业额1594亿美元,同比增长3.5%,新签合同额2440亿美元,同比增长16.2%;其中在“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市场完成营业额760亿美元,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同比增长9.7%,超过平均值近两倍;交通、电力、建筑领域成为业务增长优势领域。与此同时,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不仅带动国内相关产品、装备、技术和服务“走出去”,也有力促进了东道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赢得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一带一路”倡议提出4年来,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已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承包的工程屡创奇迹

       “‘一带一路’倡议表现出强大的文化多元性和包容性,为处于全球化边缘的人们提供了发展机遇。” 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这样感慨。长期以来,巴基斯坦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海外承包工程市场之一。作为“一带一路”倡议重大先行项目的中巴经济走廊实施以来,中企在巴基斯坦承包工程业务实现了倍增式发展。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中企2016年在巴基斯坦新签合同额115.8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112%,营业额72.68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96%。根据报告,在实现较快发展的交通、电力和建筑三大业务领域内,交通基础设施中的铁路工程增长最快,2016年业务增速同比翻了一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工程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达到54%,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建设取得突破;房屋建筑领域业务取得快速增长。

       要想富,先修路。互联互通有助于打破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对增强各国发展动力、改善民众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跨国、跨区域互联互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合作方向。中国政府鼓励实力强、信誉好的企业走出国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铁路、公路、港口、电力、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互联互通,造福广大民众。

       越南、柬埔寨、老挝、菲律宾和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近年来经济增长率都在6%左右,他们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并希望在《东盟共同体愿景2025》的推动下,通过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实现地区互联互通,从而加快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步伐。

       今年4月10日,缅甸西海岸的马德岛港,耸立港口的两条巨大卸油臂降下,与运载14万吨原油的 “苏伊士”型油轮的输油管口对接,油轮运载的原油开始向港口卸载,中缅原油管道工程宣告正式投入运行。

       这条以马德岛为起点、经缅甸多个地区而进入中国的管道,从建设之初就开始逐渐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马德岛当初是一个没有公路、没有淡水、物资匮乏的小岛,如今这里几乎村村通公路、通自来水、家家享受24小时供电。有的村民家里添置了农用柴油车、摩托车,岛上也建起学校、医疗站。

       “‘一带一路’是一个伟大倡议,只有互利合作,才会有更大收益,不参与合作,只会有损失。”专门从事“一带一路”研究的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秘书长吴钦貌林认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能使缅甸加强与参与国的合作,也能让缅甸的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谢国祥对本报记者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缅方愿与中方加强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中国海外工程承包企业在施工技术、施工速度、施工难度上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中国政府也愿意为“一带一路”参与国家提供各类融资安排,帮助参与国家发展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从而为参与国家带来更大发展。

       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

       中非在铁路方面的合作也已带来显而易见的经济效益。以5月31日正式开通的蒙内铁路为例,建设期间拉动肯尼亚年经济增长1.5%,创造就业岗位4.6万个。老百姓获得的实惠更是触手可及。以前从蒙巴萨到内罗毕,坐飞机需要1万肯先令(1元人民币约合16肯先令),坐小巴需要1400肯先令,而乘坐新火车只需要700肯先令。现在,一个集装箱通过火车运输只需要5万肯先令,而以前常用的大卡车运输比这个需要多花10万肯先令。肯尼亚总统肯雅塔感慨地说,这条铁路将掀开肯尼亚历史新的一章,“书写未来100年的肯尼亚历史”。

       过去1年里,亚吉铁路、蒙内铁路、阿卡铁路三条铁路在非洲相继通车。这些铁路全部使用中国标准、技术、设备,以中国速度进行建设,对于中国企业、中国标准、中国装备乃至中国的经营管理“走出去”都是巨大的突破。

       今年3月3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色股份)总包建设的哈萨克斯坦阿克托盖铜选厂提前竣工,成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哈产能合作新的里程碑。中色股份总经理王宏前告诉记者,中色股份2005年进入哈萨克斯坦市场,累计在哈纳税近1.6亿美元,直接或间接雇佣当地员工1500多人。“我的父母非常感谢中色股份,是公司给我提供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使我有能力帮家里改善生活”,哈方员工谢利克说。

       合作的道路越走越宽

       在不久前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方承诺将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资金支持,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将分别提供2500亿元和13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产能、金融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将继续成为中国海外工程承包业务发展的增长点和驱动力,参与海外工程项目建设的中企也在探索新的合作发展模式,寻求在当地业务的转型升级。

       5月30日,中国交建所属的中国路桥与肯方签署了10年的运营合同,根据合同,中国路桥将为蒙内(标轨)铁路提供运营及维护服务,服务内容包括机车车辆调度安排、铁路及机车的维护保养等工作,同时为肯方提供技术转移、人员培训等服务。这份合同的签订,标志着海外中国铁路“走出去”从工程建设走向产业链上游,有助于带动中国铁路装备、优质产能全方位“走出去”。

       德勤会计事务所报告显示,2015年非洲开工工程项目金额达3750亿美元,未来非洲国家依旧希望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非洲市场前景广阔。

       面对这样的投资环境,中企在非洲的工程承包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在“一带一路”“三网一化”推动下,中企在大型项目上的竞争力显著提升,亚吉铁路、蒙内铁路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产生的可观经济社会效益,让中国品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当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中企在海外工程承包的模式上将更加多样化,特别是‘建造—营运—移交’(BOT)模式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将大幅度增加,以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同时,我承包企业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也在加快转型升级,由单一的土建承包商、勘察设计承包商、设备制造商向综合承包商、运营商,甚至投资开发商转变。”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王志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正如人们从蒙内铁路等诸多中国海外承包工程项目的新突破中看到,转型升级中的中企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正在为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