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际 » 正文

全球报道:太阳系第九颗行星再遭质疑 “家底”仍未摸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27  来源:中新网
核心提示:太阳系:“老九”再遭质疑 “家底”仍未摸清2016年,有一颗“看不见的行星”,暂时成为了太阳系“老九”。事件起因是当年1月加州

太阳系:“老九”再遭质疑 “家底”仍未摸清

2016年,有一颗“看不见的行星”,暂时成为了太阳系“老九”。

事件起因是当年1月加州理工学院科学家发表了一篇论文,认为在太阳系遥远的外部边缘可能存在着第九颗行星,不过他们并没有直接观察到这颗行星,而是根据其他天体运行轨迹的变化推断出它的存在。

资料图:太空
资料图:太空

但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日前报道称,最新太阳系调查发现了四个冰质天体,并没有迹象表明它们受到海王星之外潜伏的一个巨大的、看不见的行星的影响。

也就是说,这个看不见的“老九”,身份存疑。

“老九”重出江湖

我们都知道冥王星当年被一脚踢出行星行列的悲惨故事。加州理工学院著名行星教授、冥王星事件的“罪魁”迈克尔·布朗,甚至还到处发表《为什么冥王星死得其所》的演讲,让多少人恨他的同时对冥王星由怜生爱。

但在2016年1月,迈克尔·布朗却通过对未知行星的引力摄动——也就是发现海王星的方法,预测到太阳系边际另有一个真正的“老九”存在。

其实早在2014年,就有研究认为,柯伊伯带存在第九大行星,但证据并不充足。直到去年布朗团队公布,一个巨大的天体正在沿着奇怪的、高度拉长的太阳系外围轨道行进。尽管尚未直接观测到这颗天体,但通过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模拟,确认其是太阳系名副其实的第九大行星。

“老九”质量约为地球的10倍,其轨道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是第八大行星海王星与太阳距离(28亿英里)的20倍,它绕太阳一周可能要花1万到2万年。

迈克尔·布朗对此放话说,那些因冥王星不再是行星而沮丧的人们,快兴奋起来吧,那里有一颗真正的第九大行星还未曾现出真身呢。

存在与否遭质疑

在这篇论文发表不久后,甚至团队本身在最初阶段都曾非常怀疑“老九”这个天体的真实性,但在继续探讨它的轨道和对太阳系外围的作用后,越来越确信它存在的真实性。按天文学家的描述,这个“老九”是一个“冰巨人,一个孤独的流浪者和太阳系外缘的引力霸主”。

形象似乎呼之欲出。然而,此次最新的结果却并未验证这一点。

外太阳系起源巡天计划(OSSOS)是一项专注于海王星以外太空区域的研究,其小组成员跟踪并分析海王星轨道之外的那些冰冷星体,研究它们的起源及轨道特征。此次,他们使用了位于夏威夷的3.6米口径加拿大—法国—夏威夷天文望远镜,发现并分析了太阳系外围的四颗天体。结论是:没有发现任何迹象显示它们受到了未知巨大行星引力的影响。

这篇研究报告发表在预印本网站arXiv上。这四颗冰质天体的轨道相距太阳至少250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等于日地平均距离),而海王星的轨道距离太阳约30个天文单位。此最新研究直指先前的调查有问题,并对第九大行星的存在提出了致命怀疑。

太阳系“家底”仍未摸清

但这份质疑也不能让所有人信服。

亚利桑那大学天文学家里诺·马霍特拉表示,在2016年那份调查中存在一些未知的偏差,这确实让这颗“老九”与预想的尺寸和距离有些不同,但OSSOS团队却并没有清楚地描述出这些偏差。

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康斯坦丁·巴蒂金是去年发现“老九”论文的合作者,他此次表示,即使之前的调查有些问题,但不能否定此处存在一颗巨大星球的证据。

巴蒂金曾经表示,即使到现在,人类对太阳系的行星普查其实并不完整。换句话说,尽管身在其中,但我们仍未摸清太阳系的“家底”。

但观测技术仍在不断改进,新的手法持续更迭。天文学家凭借更尖端的探测设备,已经可以愈加清晰地了解星球形成的现场。马霍特拉表示,最终解决“老九”问题的,只能是目前和未来望远镜提供的更多数据——这些对事实证据的发现,终将帮助我们确定太阳系最外围的那位“家庭成员”。(记者 张梦然)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