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全球报道:与祖国同进步共繁荣——听港人说说回归20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27  来源:中新网
核心提示:香港回归20年来,在“一国两制”制度安排下,香港与祖国同进步共繁荣。今日之香港,经济稳步增长、市场繁荣、贸易活跃、就业稳定

香港回归20年来,在“一国两制”制度安排下,香港与祖国同进步共繁荣。今日之香港,经济稳步增长、市场繁荣、贸易活跃、就业稳定,往来于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各界人士对此都深有感触。近日,半月谈记者走到他们中间,倾听他们讲述香港回归20年间的发展变化,记录他们心中的“香港印象”。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从维多利亚湾拍摄的港岛高楼大厦 李鹏 摄

“一国两制”是最好的制度安排

“时间过得真快,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已经成立20年了。”香港民建联前主席谭耀宗说,全面客观地评价,这20年基本法的落实是成功的,也相信未来20年、40年香港会发展得更好。

谭耀宗说,回归20年来,香港特区按照基本法行使行政管理权、立法权,以及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特区居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保障,香港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也得到保持,国际都会和金融中心地位十分稳固。

他指出,在“一国两制”的实践过程中,香港在困难的时候,例如亚洲金融危机和非典期间,得到国家的全力支持;香港在寻求发展机遇的时候,也有紧靠内地的先天优势,例如在推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以及发展离岸人民币中心等方面。

可以说,以基本法为基础的“一国两制”,是一项伟大的制度创新,它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也充分照顾香港的特殊情况和港人利益,并有力地促进了香港的繁荣稳定。基本法的实践证明,“一国两制”不但现实可行,而且是对香港最好的制度安排。

谭耀宗说,落实“一国两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回归以来,内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大幅度提高,可以说,未来“一国两制”实践的客观条件会越来越好。对香港来说,“一国两制”是最好的制度安排。香港应该坚定信心,坚持包容和协商的精神,全力确保“一国两制”的长期成功。

“香港发展离不开内地”

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研究主任方舟是香港回归后一个月到港定居的“新港人”,在中银大厦61楼的办公室里,他接受了半月谈记者的采访。

方舟至今还记得1998年春节时罗湖过关的经历。当时只有罗湖一个通关口岸,“那时候,没有两个小时不可能过关”。

回归20年来,深港两地的物流、客流持续大幅增长。深港两地通过跨境工程建设,自东向西构筑了沙头角、文锦渡、罗湖、皇岗、福田、深圳湾等陆路口岸,目前平均每天通关的客流达50多万人次,车辆4万多辆次。方舟表示,与20年前相比,现在真是方便太多。“我现在几乎每周都要去深圳,几分钟就可以出关,非常方便。”

方舟亲身参与了深港协调、河套项目规划、两地通关安排等一系列政策制定。他表示,20年来中央致力于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决心始终不变。作为高度开放自由的城市经济体,香港经历了诸多考验——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3年暴发的非典疫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等影响,却始终保持总体平稳增长,这与中央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2003年,受非典疫情冲击,香港市面萧条、门可罗雀。当年5月赴港游客同比下跌68%,仅旅游收入就减少123亿港元。这一影响很快就波及零售业和消费业,导致失业率达到香港回归以来新高,香港经济、民生笼罩在阴霾中。

就在这时,《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签署以及广东、北京和上海开放居民以个人身份赴香港旅游,如同雪中送炭,一举扭转了香港的不景气状况。内地已成为香港最重要的旅客来源地之一。

随着赴港个人游人数逐年增加,在香港也衍生出一些社会摩擦及讨论,包括抢购奶粉、水货客、推高物价及文化冲突等。对此,中央政府一直高度关注关心。2015年,中央政府就根据特区政府的请求,对深圳居民赴港“一签多行”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

2008年香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时,中央及时出台14条措施帮香港筑起“防波堤”;2011年中央又出台36条政策支持香港发展……“香港发展离不开内地。在香港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中央都给予香港及时支持,协助香港顺利渡过难关,迎来更大发展良机。”方舟如此感慨。

“机遇正变得越来越多”

每周日上午,“钟表大王”李秀恒总会带着家人来到铜锣湾一间茶楼,点上三明治、虾饺,以及他最爱的北菇鸡煲仔饭,配上陈年普洱,享受几十年如一日的早茶时光。

李秀恒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父母移民来香港,80年代开始创业,他从打工起家,一路发展成为身家百亿的香港“钟表大王”。

李秀恒说,回归前,身边一些朋友移民去了欧洲、加拿大,担心回归之后香港繁荣不再,港人生活方式会变。但近年来,越来越多人“用脚投票”,选择“回流”到香港。

在基本法保障下,香港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保持不变,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港人公众假期中依然有复活节、佛诞日和圣诞假期;每周三晚或周日下午,人们依然成群结队涌入跑马地或沙田马场;午夜时分,中环兰桂坊依然熙熙攘攘,迎接各种肤色的朋友……

上世纪80年代,李秀恒将工厂迁至深圳,今天已发展成为营业额逾10亿港元的金宝国际集团。20多年来,李秀恒的公司和深圳特区乃至整个内地经济一起发展壮大。

作为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的李秀恒,近来最关注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的相关新闻。刚去广州、佛山、中山等地考察回来的他兴奋地说,“一带一路”和大湾区建设带来了新机遇。

“对香港来说,机遇正变得越来越多,不变的是‘一国’和‘两制’的优势。”李秀恒说。(半月谈记者 刘欢 张晶)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