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是一种智慧,是人类实施有目的活动的前提。大到一个国家、地区,小至一个企业、个人,决策行为每天都在发生。中国古语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西方著名学者赫伯特·西蒙说,管理即决策。这些名言都表明,决策的作用至关重要,科学、正确的决策对一项活动顺利推进、取得预期效果必不可少。
今日中国,改革向纵深推进,面对的大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举措的提出、推行、落实涉及许多方面的决策。而一项决策的制定、实施,往往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牵动着他们的切身利益。如何把握复杂多变的形势并找到最优方案?如何使决策能够有效解决问题?如何让人民群众真心拥护、自觉执行一项决策?这些都考验着领导干部的智慧,需要领导干部具有科学决策的底气。那么,决策者的智慧和底气从何而来?首要的是让决策接地气。
何谓“地气”?《礼记·月令》说:“是月也(指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从自然界来看,地气是来自土地山川的力量,这种力量和人类自古以来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周礼·考工记》讲:“橘逾淮而北为枳,公式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此地气然也。”地气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植物、动物、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因素。我们通常说的“接地气”,就是要接近自然、顺乎人理、适应规律,而不是高高在上、远离生活。今天,让决策接地气,主要强调决策要符合生产生活的规律,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使用人民群众的语言,反映人民群众的诉求,汇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只有接地气,决策才能有针对性,解决实际问题,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支持和拥护,从而顺利进入后续的试行、实施、评估、验收等阶段。反之,那些不考虑群众利益,希图以“一刀切”“一言堂”的简单方式解决问题的决策,往往会因不科学、缺乏群众支持而难以落实。因此,接地气正是决策者底气和智慧的重要来源。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对问题的切身体会是科学决策的依据,来自基层的声音能够帮助决策者理清问题的轻重缓急。如何倾听群众的声音?决策者应重点听群众的三种话,即家常话、牢骚话、苦水话。这些话中有关乎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有群众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冀,也有对交通、住房、上学、环境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一些牢骚话、苦水话乍听逆耳,却可能是群众对问题的真实反馈。这些牢骚话、苦水话反映的要么是多年遗留下来的老问题,要么是利益复杂交织的“硬骨头”,但往往能揭示制约事业发展的症结。如果在决策前的调研阶段,能够把基层的声音听足了、听懂了、听透了,在决策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解决问题。
还应看到,倾听群众声音只是接地气的第一步。通过调研收集来的、摆在决策者面前的可能是一些鲜活但杂乱的原始素材。对这些素材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形成对作出决策具有支撑作用的材料,才算接到了地气。这就需要决策者学会运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今天,大数据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帮助决策者迅速列出一张民情民意的分析表;通过专业的舆情监测,也能较为全面地掌握群众对某一事件的态度、倾向。作决策不仅应善于运用这些新的分析工具和方法,还应遵循科学程序。也就是说,不应在形成方案后就急于作出决策,还要与其他方案进行比对,并广泛征集专家、群众等各方面的意见,将征集到的合理化建议补充进方案,不断完善方案。如此形成的决策,才可以说充分接到了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