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瓶胡麻油摆放在盐池县冯记沟乡雨强村春雨粮油加工厂的展台上,一瓶呈红褐色,一瓶呈金黄色。
“红褐色的是2016年以前小作坊式生产的三级胡麻油,因高温榨油工艺无法脱磷脱硫脱蜡,纯度不高;金黄色的是去年投资150万元引进的自动化胡麻油加工生产线生产的产品,经过数十道工序生产,上百个阀门控制,是平衡脱色与品质的二级油,获国家QS认证。”7月16日,正在组织生产的雨强村党支书杨云说起生产工艺头头是道。
“自动化胡麻油加工生产线开机后,24小时不停机,每天可以加工8吨胡麻。”雨强村村委会主任尚华兼职生产线操作员,对每道工序驾轻就熟。据村民介绍,两年多来,村干部们自愿担当春雨粮油加工厂的主要劳力,没领过一分钱工资。
杨云告诉记者,雨强村不是贫困村,却是典型的空壳村,“2015年以前,村民多数在盐环定扬黄工程工地打工,部分种玉米、苜蓿养滩羊,虽然收入不错,但人心是散的。留在村里的都是老幼病人,遇到困难,村集体掏不出票子,许多实事办不了。”
2015年,在村干部的带领下,雨强村村民在村部旁盖起一间20多平方米的作坊,用村集体经费买了台5万元的榨油机,杨云、尚华和村文书尚玉顺、村妇联主任崔月霞轮班负责榨油。但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一个个困难接踵而至。
雨强村曾大面积种植过胡麻,这两年,青壮劳力多在外打工,胡麻种植面积极少,村干部就到麻黄山收购原料。为了节省成本,2016年,村干部组织村民崔忠、肖彦琴等4户为加工厂种胡麻,但因不得要领,1亩水地只能产出50多公斤胡麻。
今年,雨强村成立合作社推广胡麻科学种植技术,将5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其中,村集体出资提供胡麻种子,以订单形式鼓励农户种植。大力推广下,全村种植胡麻1500亩,原料有了保障。
虽然2015年底,村里生产的胡麻油已经卖到盐池县各乡镇、单位和一些煤矿,但销量极其有限。提高产品纯度和品质,把雨强村胡麻油卖到全区乃至全国的大超市,是春雨粮油加工厂的梦想,也是唯一出路。于是,新修厂房、购买生产线等事宜被提上议事日程。
去年5月,雨强村向河南的设备厂家交付了订金,但相关部门扶持壮大村集体建设的200万项目资金尚未到位。在乡政府联系下,盐池县扶贫办提供了50万元扶贫项目资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垫资12万元,村文书垫资17万元,使粮油加工厂提质增效计划按期进行。价值60万元的榨油机、10万元的灌装流水线,被运进占地280平方米的厂房里顺利投产。
杨云说:“目前,粮油加工厂每年盈利10万元左右。雨强村为全村332户村民购买了意外伤害险,支付了1029名村民的四成大病救助费,以入股形式每年为10户贫困户发放2.5万元利润收益。将来,村集体还要全额承担全村群众医疗、养老保险的费用,这些钱,都要出在粮油加工厂的生产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