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养成像扣扣子
台湾《联合报》5日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4日借五四运动95周年之机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将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融为一体,而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未来整个社会价值取向;习近平指出,价值观养成像扣扣子,第一粒扣错、粒粒错,“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习近平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同时,习近平鼓励青年学生称,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希望大家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香港《文汇报》报道称,习近平现身诗会现场,在北大光华学院的本科生许志超看来,这是对青年一辈莫大的鼓舞。许志超表示,如果有机会与习总书记面对面交流的话,他想与其探讨中国目前的外交新思路以及大学生重求职轻理想的看法。
总书记在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师生们心中引起强烈共鸣。北大国际关系学院2013级硕士生郭立伟表示,习总书记曾说“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此次又特别强调,“穿衣服要扣对第一粒扣子”,实则是教育当代青年要立大志,方向明,路子正。
文化自信的思考:青年自信则国强
香港《大公报》5日评论称,在过去的两个月内,习近平在内政外交的不同场合,数次大篇幅地谈到文化自信。两会期间在参加贵州团审议时,他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
在3月底至4月初访欧期间,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系统阐释了传统文化与中国梦,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在比利时欧洲学院演讲时他又指出,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他还与全体中方官员一道,在出席宴会时身着“习式中山装”,被解读为意在“展示文化自信”。
文章指出,这种大密度的强调表态,反映出习近平对文化自信的思考。当前的中国,既面临着价值多元化、社会转型的冲击,也面临着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的阵痛。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要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而这首先需要文化自信的觉醒,来构建起充实的、富有张力的而非虚无飘渺的精神文化体系,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的支撑。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宣示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去年视察山东时专门前往孔府,两会时过问贵州孔学堂的办学情况并要求加强对王阳明的研究,访欧期间详细阐发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中国传统思想理念,今次在北大,他又看望国学大家汤一介,了解《儒藏》编纂情况。
文章表示,文化自信对于青年而言尤为重要。北大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就曾有部分激进人士出于对国家富强的渴求而主张全盘西化、否定传统文化。但历史已经证明,对传统文化的割裂,只会严重戕害一个民族的进步。因此,习近平此番在北大强调文化自信,目的就在于让青年人迸发活力,引领起文化自信的新风潮,为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