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鼓浪屿、厦门大学、厦门航空……这一张张名片,就是“鹭岛”厦门的生动代言。
一个人,一座岛,一所大学,一架梦想客机,串起厦门的历史、现在与未来,勾勒出“千面之城”的多元格局。
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嘉庚精神历久弥新
这座城市,有他设计的建筑,有他创立的大学,还有他书写的华侨传奇……近代历史上,诞生在厦门集美的华侨领袖陈嘉庚对这座城市影响至深。
由厦门大桥出岛,集美学村映入眼帘。一栋栋闽南式屋顶、西洋式屋身的嘉庚风格建筑比肩而立,中西合璧,为中国建筑史留下精彩的一笔。
时至今日,独具特色的嘉庚风格建筑,仍然是厦门城市规划建设中“美的参照”。集美新城,诚毅图书馆、嘉庚艺术中心、科技馆等公共建筑,全都承继嘉庚风格,连大型商业广场也装饰有“斗笠”风格。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水乳交融,美不胜收。
在陈嘉庚纪念馆,各式石雕和老物件,诉说着陈嘉庚的传奇:他一生爱国、办学,创办集美学校、厦门大学等,并在省内各地创办、资助中小学70余所。
昔日,陈嘉庚胸怀航海梦想,创办集美航海教育,造就渔业航运业中坚人才,“内利民生,外振国权”。如今,全球万吨以上轮船基本上都有厦门培养的海员。“厦门港已成为中国四大国际航运中心和四大邮轮母港之一。”陈嘉庚纪念馆馆长陈呈说。
忠公、诚毅、勤俭、创新——嘉庚精神传承至今,为这座美丽的海岛城市滋养出不凡的文化自信,凝聚起发展的蓬勃力量。
厦门大学:“最美大学”凝智聚力
火红的凤凰木,浪漫的芙蓉湖,精美的各式建筑……依山傍海的厦门大学,被誉为“中国最美校园”之一,是许多游客来厦门的必访胜地。
厦门大学由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96年栉风沐雨,面朝大海的厦大将开放进取的海洋文化植入根脉。一代代厦大学子走出国门,拥抱世界。
大学精神融入城市文明。因为厦大,厦门变得更具锐气,更有活力。“改革开放后的特区经济理论,很多就是厦大研究成果。”厦大校史专家朱水涌说。
2012年,厦大研发的全球首支戊肝疫苗“益可宁”率先上市,领先葛兰素史克公司、牛津大学等多家顶尖研发机构,创新实力让世界赞叹。石墨烯、防火纳米涂料、宫颈癌疫苗……厦大科研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止,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如今,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厦门飞速发展,年均增速超过15%。
厦大不仅为厦门增添文化、输出科技,更搭建起创新人才发展的平台。学校现有在校学生约4万人,建校迄今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30多万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
鼓浪屿:为厦门文化注入文明和谐基因
“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每当《鼓浪屿之波》奏响,这婉转悠扬的旋律是否会将你的思绪带到这座美丽和谐的小岛上?
隔着浅浅的鹭江海峡眺望,鼓浪屿犹如一颗明珠,熠熠生辉。居民和游客搭乘10分钟的轮渡即可到达岛上。
7月8日,这座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的小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钢琴之岛”再次引来世界关注。
19世纪中叶,厦门开放为通商口岸。20世纪初,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的鼓浪屿汇集了13个国家的领事馆或代办机构。南洋华侨等在岛上建起约千栋风格各异的别墅洋楼,闽南文化、华侨文化、西方文化相互交融,为厦门注入多元文化和灵动元素。
在龙头路上的鼓浪屿邮电局,一楼展示厅的老式电话提醒着游客:这里曾是印尼华侨黄奕住创办的厦门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旧址。如今,岛上富有特色的别墅、邮局、银行等,成为那段历史的最好见证。
“鼓浪屿很多建筑,图纸是外国人设计,工匠是本地人,施工中融入闽南文化,体现中西文化融合共生。”鼓浪屿文史研究者林聪明说。
厦门是侨乡,鼓浪屿上也处处留有印记。“爷爷在缅甸和菲律宾开工厂赚了钱,于1920年回鼓浪屿盖了房子。”在岛上的曾家老房子里,老鼓浪屿人曾文心说。
厦航“梦想客机”:逐梦未来的翅膀
“人生路漫漫,白鹭常相伴。”厦航飞机降落时这句耳熟能详的广播词,将厦航与“鹭岛”厦门紧紧联系在一起。
“伴随着特区而生的厦航,以2000万元起家,从一开始连一台飞机发动机也买不下来,到如今购买最先进的波音787梦想客机,机队规模达174架,我们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厦门航空董事长车尚轮说。
厦航创造了世界少见、国内唯一的连续30年盈利的骄人业绩,而这正是厦门变化的缩影。去年,厦航荣获“中国质量奖”,成为中国服务业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与此相配套,厦门正在加快建设全球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引进太古飞机、新科宇航、霍尼韦尔等国际航空维修企业,为飞机“体检”“治病”。去年,厦门市航空维修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八成业务来自境外。
6月28日,厦航正式开通厦门-洛杉矶航线,这是厦航继阿姆斯特丹、悉尼、墨尔本、温哥华、西雅图等航线后开通的又一条洲际航线,厦航正在拉近厦门与世界的距离。
视野一旦打开,空间无限放大。如今,厦门好比一架逐梦蓝天的梦想飞机,向着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