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宁夏 » 正文

全球报道:在“宁夏”聚焦宁夏之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26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那是个宁静的夏天,你来到宁夏的那一天。”7月25日,飞机即将离开宁夏时,参加“全国卫视看宁夏”活动的各地记者们,像初到宁

“那是个宁静的夏天,你来到宁夏的那一天。”7月25日,飞机即将离开宁夏时,参加“全国卫视看宁夏”活动的各地记者们,像初到宁夏一样,再一次唱响了这首《宁夏》。对他们而言,因为宁夏,这个夏天静美而丰盛。

7月19日至25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全国卫视看宁夏”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成功举行。近百位来自全国各地卫视频道的记者走进宁夏,用镜头和话筒,分享宁夏见闻,讲述宁夏故事。

“镜头聚焦”:创新驱动 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宁夏也有世界级工程!”这是卫视记者们走进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见证400万吨煤制油项目时发出的惊叹。

去年12月28日,神华宁煤集团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顺利投产。此行有机会近距离参观,大家忍不住发出惊叹之声。“项目建设之难、攻克技术之多、环保标准之高,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能在宁夏这片土地上建成具有国家战略安全意义的超级工程,这是振奋国人精神浓墨重彩的一笔。”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云振贤说。

在银川市滨河新区如意产业园,河南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工作室记者孙莉当起了“模特”。在3D立体扫描仪的快速拍摄下,不一会儿,72张关于她各个角度的照片呈现在显示屏上。

第一次来宁夏的孙莉说,这几天的所见所闻彻底打破了她以前对宁夏的印象,“这里的生态发展好,居住环境很宜人。”

点点红珠映碧海。在中宁玺赞生态枸杞庄园,一株株翠绿枸杞树上挂满了串串红果。

卫视记者们深入万亩茨园腹地,采食枸杞鲜果,深得田园之乐。期间,中宁县枸杞产业管理局负责人向他们介绍了中宁枸杞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以及“六个全覆盖”的先进管理经验。记者们纷纷感叹“中宁枸杞甲天下”名不虚传,表示回去后将向当地百姓推荐宁夏的这张“红色名片”。

“画面特写”:脱贫富民 产业扶贫激发动力

在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全国卫视看宁夏”记者一行看到了一个正在脱胎换骨的村庄。

去年以来,杨岭村充分利用土地面积广、生态环境好、全域旅游环线穿村而过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采取PPP模式,引进无锡市政公司完善基础设施,建起片片花海,还引进大田新天地公司投资建设生态牧场和肉牛集中养殖区。

“所有的努力,所有的转变,都在指向杨岭——这个种树养牛的传统村落向旅游服务业转变,这是一个村庄的华丽转身。难能可贵的是,通过PPP资本运作,吸引社会资本先期建设乡村旅游运营平台,待成熟后交给农民经营,这充分考虑了百姓的利益得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东南频道制片人陈玉平说。

在宝丰集团光伏发电项目现场,一望无际的光伏发电板令人叹为观止。该企业利用枸杞结合光伏发电项目的“一地多用,农光互补”新型产业发展模式,让记者们围着企业工作人员问个不休。

在江西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经济科科长上官海宾看来,宁夏和江西两地的扶贫侧重有所不同:“江西省比较注重单位结对帮扶,对产业扶贫这块想法较少,宁夏在这点上就做得很好。”上官海宾说,“拿宝丰光伏发电项目为例,农民缺乏的资金、技术及销售,全部由企业解决,农民则通过务工变身产业工人获得收入,借助产业扶贫实现多赢。我们会用报道为江西省相关企业打开思路,也希望能寻求到两地企业合作发展的机会。”

7月21日至24日,“全国卫视宁夏行”采访团小分队来到吴忠,聚焦宁夏脱贫富民、民生保障、民族团结、农村改革等成效。

在同心县同德移民村万亩有机葡萄种植基地,百位农民正在采摘枸杞。“老乡,一天收入多少?”“采摘一斤枸杞1.1元,一天能有80多元收入。”同德村村民李永强回答。每到一处,记者们都有提不完的问题。

甘肃省广电总台主任助理仲文静赞叹:“盐池金融扶贫、公立医院改革都走在全国前列,这些都值得学习借鉴。”

在宁夏移民博物馆,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编导李金伟一边听取讲解,一边拍照。“通过扬黄工程浇灌这里的土地,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李金伟告诉记者,他对红寺堡区生态移民和同心县劳务移民印象深刻。

采访“同期声”:“我明白了宁夏为什么被誉为‘塞上江南’”

走进灵武白芨滩国家自然保护区,一条绿黄相接的界线由远及近:界线一边是荒芜的沙漠,一边是充满生机的葱茏灌木。这片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的绿色屏障,几十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紧紧勒住沙漠前进的脚步,护卫着银川平原与黄河。如今,这片绿色已经将黄色重重包围,仅剩的不足10万亩的沙漠,将是宁夏人那段凝结血汗的防沙治沙史的最好见证。

站上沙丘,极目远眺,旅游卫视记者刘正的镜头始终对准那条黄绿色的分界线。“我要用镜头语言告诉观众,这里是人沙之战的最前线。曾经的寸草不生、荒无人烟,如今被生机盎然的绿洲取代,这是宁夏人民创造的治沙奇迹。”刘正说。

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记者杨卉,则临时决定要和同事在这里留一天,做一期关于白芨滩的专题节目。“从全国视野来看,白芨滩的治沙奇迹不仅对宁夏有重要意义,对西北地区生态建设也起到重要作用。”杨卉说。

白芨滩国家自然保护区护卫着宁夏平原,让沿黄城市带处处焕发出灵动生机。在石嘴山市星海湖边上,青海电视台记者李华拍了一张风景照发到微信朋友圈。

“有山有水,景色动人。”

“风光秀丽,赞!这是去南方的城市了吗?”短短几分钟,数十位朋友给她点赞留言。

“没想到吧,这里是宁夏石嘴山!”李华回复朋友们。她说,来之前,了解到石嘴山是一座因煤而建、依煤而兴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当她在星海湖看到鸥翔鱼游、林荫草茂的美景时,深感此前的想象被彻底颠覆了。

“这是一座充满灵性和活力的城市,有江南水乡的秀气,在西北地区非常难得,在这里我明白了宁夏为什么被誉为‘塞上江南’。”石嘴山湿地恢复整治工程经过多年开发和建设,把沙湖景区与星海湖文化旅游区连为一体,成了石嘴山一张亮丽名片。

从良田阡陌到茫茫沙海,从黄河金岸到巍巍六盘,短短几天的行程让全国卫视记者们充实难忘又意犹未尽。在这里,他们看到了宁夏悠久灿烂的文明历史,感受到了宁夏迈向未来的时代脉搏。

塞上江南,古韵新貌,宁夏之美将是他们在这个宁静的夏天里最美好的记忆。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