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商事制度改革再向前迈进一大步。省工商局在“五证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有关事项,启动了“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确保在10月1日前发放第一张“多证合一”营业执照。
“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有效提升了政府行政服务效率,降低了市场主体创设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新力,但仍存在各类证照数量过多、“准入不准营”、简政放权措施协同配套不够等问题。5月,国务院作出部署,将涉及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备案等有关事项和各类证照,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
随即,省工商局着手起草我省“多证合一”改革实施方案,依照国务院“多证合一”改革精神,赴河南、北京、上海等省市学习,并按照“能整合的尽量整合、能简化的尽量简化、该减掉的坚决减掉”的原则,组织我省20多个部门全面梳理、分类处理涉企证照事项,走访相关部门,预计8月初出台具体改革方案,确保在10月1日前发放第一张“多证合一”营业执照。以此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释放改革红利,构建“互联网+”环境下政府新型管理方式,营造便利宽松的创业创新环境和公开透明平等竞争的营商环境。
坚持“多证合一”与推进“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应用相结合,打通改革成果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通过推进“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在区域内、行业内的互认和应用,使“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成为企业唯一“身份证”,使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成为企业唯一身份代码,实现企业“一照一码”走天下。
近年来,我省始终把商事制度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当头炮和先手棋,强化组织领导,持续高位推进。2015年,我省完成“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2016年,升级至“五证合一”;今年,“多证合一”改革正在进行中。同一领域,三年三次大改革,三年三件改革大事件,直观见证了我省深化改革、简政放权的“青海速度”和“青海力度”,为全省稳定增长、优化结构、扩大就业、促进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三年来,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1万户,占全省市场主体总量的60% 。其中,新登记企业4.7万户,占全省企业总数的61% ,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有0.8万户,占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50%。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市场主体累计达34.51万户,注册资本9112.2亿元,平均每天诞生218个老板。
★相关新闻
10月起我省进入电子营业执照时代
从10月1日起,省工商局将迎来两项重大改革——电子营业执照改革和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改革,为企业办理工商登记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的服务。
近日,省工商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营业执照的实施意见》,要求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从10月1日起,全面推行“互联网+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政务服务新模式,为办事群众和企业提供24小时网上登记注册服务,免费发放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互通互认互用的无介质电子营业执照,实现企业从申请到领取电子营业执照全流程网上办理。
这意味着,从10月1日起,省工商局门户网站将开通企业网上登记系统,开通适用所有企业类型、涵盖所有登记业务的网上登记窗口,建立网上登记窗口申请+工作人员内网审核+审核结果网上登记窗口反馈+发放电子营业执照的运行模式,为申请人提供渠道多样、业务全面、简便易用的企业登记服务。对网上登记窗口办理业务的,提交纸质申请材料后,登记机关将在5个工作日内审核,将核准信息和电子营业执照发送给企业。
在此基础上,省工商局将企业网上登记系统改为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系统,推进集智能辅助、电子签名、痕迹追溯、移动端服务、电子营业执照等为一体的企业登记无纸全程电子化,申请人只需按照用户注册+网上信息填报+上传登记材料+电子签名的方式办理,不再需要提交纸质申请材料,让群众和企业办理工商登记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
省工商局还针对企业登记注册起名难、效率低等突出问题,印发《关于改进服务方式积极推进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改革的通知》,在2016年年底全面开放企业名称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企业名称登记新模式,从今年10月1日起,通过改革企业名称申请方式、下放企业名称登记权、再造名称登记流程等一系列新举措,为办事群众自主查询、自主选取和快速办理企业名称登记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