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葱葱的鹦哥岭鹦哥嘴。记者 苏晓杰 摄
走进鹦哥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满眼皆绿色。人来鸟不惊,这是生态保护走上正轨的初步成果;村民从抵触到“协管”,这是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的成果。
“过去,小鸟跟其他动物一样,害怕人类的脚步声,畏惧猎手的枪声。”鹦哥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站长刘磊说,保护区内,人与自然的关系曾一度紧张。
是什么力量改变了这种境况?
2004年7月,鹦哥岭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怀揣“生态梦”的护林团队,用行动守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他们护卫濒危种群栖息地,禁渔区得到“由点及面”覆盖,并建立“团队+机制+社区”的核心资源管理模式,采取严格措施保护生态核心区。
渐渐地,保护区内,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向和谐。但随之,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执法如何做到既严格、有效,又人性化?
2009年底发生的一件事,现在回想起来,仍令人心有余悸。当时,在保护区内,一个贫困村庄的村民私自伐木建房。护林员上报情况后,保护站组织工作人员到场劝说,当提到要把违法砍伐的木头拉走时,那名村民情绪十分激动:“你们把木头抢走,我拿什么盖房子?我砍村里的树,有什么不对?”“这里是保护区,伐木是违法行为,不行!”护林员话音未落,就见全村的青年男女聚集要向保护站的工作人员讨说法。
“说到底,还是村民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再加上部分村民确实家庭贫困,我们也得顾及实际情况。”刘磊坦言,从那一刻他们就明白,保护生态核心区,不仅要讲究策略,还应建立多种模式。
“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我们与村民,也不是对立关系。”刘磊说,目前,保护站遵循“合作”“管理”“执法”3种模式,与当地村民共同保护绿色家园。这几年,毁林伐木等恶性事件极少发生。
“为了做思想工作,我们将护林小知识印成小册子,挨家挨户发放,让村民们看恶性毁林事件中受到损毁的树木照片……”保护区工作人员说。
发现在保护区里放牧的村民,以教育为主。但发生在保护区内的侵占林地事件,工作人员则会强行收回土地,做到零容忍。
当记者问“这几年,保护区最亮眼的工作成果是什么”时,刘磊不假思索地回答:“在十多年的努力下,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如今, 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早已和当地村民结成“绿色盟友”。大家纷纷穿上印有“鹦哥岭进入禁渔期”“森林防火,有你有我”等字样的T恤,用点滴行动,共同守护眼前的绿水青山。
“难道保护区周边的百姓该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受苦受穷吗?”保护站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2015年9月,保护站配合白沙黎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完成南开乡高峰村道银、坡告两个村小组的“生态扶贫”移民搬迁工作。对处于禁渔区内的村庄,保护站免费给村民提供蜂箱、手把手教技术,帮助大伙摘掉“穷帽”。
“未来的鹦哥岭,会越来越美。”刘磊说,保护区的动植物博物馆进入筹建期,里面的标本、照片、语音解释,会让每一个踏进这里的人,领略到大自然的独特魅力。他也希望,在鹦哥岭消失多年的海南长臂猿、云豹会因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早点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