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通过深化林改,促进林产业发展和新型经营主体壮大
■ 建成2000亩以上的特色精品园10个,500亩以上的综合示范园区45个
■ 培育国家级、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家,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394家
■ 培育特色地域品牌45个,培训林业职业经理人300人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市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市集体林业经营体系和经营机制、财政金融支持林业制度、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试验探索、创新突破,总结出了经营“共营制”、承包“退出制”、流转“入场制”、补贴“普惠制”、流转风险“防控制”以及花木融资模式的“六制”经验,充分释放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活力,实现了产权明晰、生态保护、林业发展、林农致富的有机统一。
今年年初,国家林业局印发了《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改革实践案例集》,其中收纳了22个具有典型意义的集体林业改革试验案例,成都市深化林改的做法位列其中,成为学习借鉴的典型。
创新机制
完善三级林权流转体系
在崇州市,有这样一批“林业职业经理人”,在当地农户致富创业大潮中,他们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杨忠,就是这样一位职业经理人。两年前,杨忠协同鸡冠山乡鞍子河社区李家林等31户农户,按照“自愿联合、民主管理,入社自愿、退社自由,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以土地经营权折资入股和现金入股的方式成立了崇州市宏益林地股份合作社。杨忠被票选为合作社的职业经理人,任期四年,带动社员创业致富。
在崇州,像杨忠这样的“林业职业经理人”有很多,像宏益林地股份合作社这样以林地经营权入股成立的合作社也有很多。林改工作以来,崇州市政府围绕解决“谁来种地、谁来经营、谁来服务”的问题,探索实践“林地股份合作社+林业职业经理人+林业综合服务”三位一体的“林业共营制”,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在龙泉驿区,相关部门在确权颁证、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探索出了林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机制,即承包“退出制”,同时推进林地规模流转,促进森林资源有效增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走出一条都市近郊山区资源变资产、农民变市民、林区变景区的发展路径。
据悉,为鼓励集体林权入场交易,我市健全完善了市、县、乡三级林权流转体系,建立了网络竞拍制度,出台了集体林权入场交易的优惠举措,规范了流转,形成了完整的林权流转“入场制”。为调动社会主体造林护林的积极性,还探索了补贴“普惠制”,即公共财政投入资金按照“保护性补助+发展性补贴”的方式实施政策引导,建立林业补贴普惠制。
破除瓶颈
推进林业供给侧改革
花卉苗木产业是成都林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去年底,温江区花木搭乘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出口欧洲,开启了中国花木通过铁路出口欧洲的“新路径”,也是我市依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金融机制、破除发展瓶颈、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之一。
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林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温江区花卉协会与民生银行合作,成立了全省首家“四川花木花卉互助基金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商银行也先后以“银行+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出新的花木贷款模式。以“互助基金”“联贷联保”“仓单质押”“专合贷”为主的花木融资多元制逐渐浮出水面,温江区近3年实现花木融资30多亿元。
针对集体林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问题,是否有应对机制呢?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集体林权碎片化、信息不对称、流转风险较大等问题,我市探索出了流转风险“防控制”。即采取事前协商、评估推介、村民委托等程序,开展林权预流转和林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建立林地流转适度规模及流转风险防控机制。
深化林改
唤醒沉睡资产促农增收
过去,5亩面积的枇杷是龙泉驿区万兴乡村民刘芳全家的主要收入来源,2007年,刘芳自愿流转了自家宅基地和林地。如今,一家人住进了城里的小区,在获得原来林地按标准享有的青苗和林地补偿款的同时,享受到再就业和社会保险等政策。此外,刘芳一家还在龙泉当地经营了一家农家乐,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让村民们实实在在体会到了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老百姓的“幸福靠山”。据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经济效益增加的同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也带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大力促进了林产业发展和新型经营主体壮大。
目前,我市已建成2000亩以上的特色精品园10个,500亩以上的综合示范园区45个,培育国家级、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家,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394家;培育特色地域品牌45个,培训林业职业经理人3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