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陕西 » 正文

全球报道:海绵城市建得咋样?——陕西夏季防汛防灾观察之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31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海绵城市改造后的沣西新城秦皇大道绿化带。 沣西新城管委会海绵城市技术中心供图曲江文化运动公园内的生态草沟和雨水花园。本报

海绵城市改造后的沣西新城秦皇大道绿化带。 沣西新城管委会海绵城市技术中心供图

曲江文化运动公园内的生态草沟和雨水花园。本报记者 王睿 摄

曲江文化运动公园内的石笼挡墙。 本报记者 王睿 摄
 

7月27日晚,西安上空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出现了短时间的强降雨过程。据西安市气象局网站数据显示,7月27日晚1小时内降水量达到32毫米。一场强降雨让西安部分路段再次“看海”,丰产路、油库街、文景路下穿、汉城路下穿、红旗东路、北三环太华路十字等多处路段积水严重。

2016年7月24日晚,也是一场暴雨降临西安,小寨等部分城区降水量超过100毫米。当天暴雨造成西安市政管辖范围39处路段出现短时严重积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就是在那场大雨过后,西安市迅速制定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十三五”期间,全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实现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一年过去,海绵城市建得咋样了?

国家试点:从地面走向空中的海绵城市

7月27日晚,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秦汉大道。在强降雨的冲刷下,雨水迅速流向马路两侧的绿化带,路面无积水。

据统计,一个半小时内这里的降雨量达到26.1毫米,为典型的短历时强降雨。据沣西新城海绵城市大数据监测显示,此次强降雨事件中,秦皇大道共汇集约2923立方米的径流雨水。其中约有1666立方米的径流雨水被道路绿化带内的传输型草沟、生态滞留草沟等就地滞蓄、消纳。

沣西新城是陕西省最早开始探索海绵城市建设的地方,2015年被纳入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

在秦皇大道没有经过海绵化改造之前,只要一下雨,这条道路就会有积水,严重时积水有50厘米深。2016年,沣西新城对秦皇大道进行海绵城市提升改造:疏通原有的雨水管网,马路两侧传统绿化带改为下凹式绿化带,并对其进行“海绵化”改造。

如今,只要下雨,雨水就可以在这里开启一场海绵城市之旅:

首先,改造后的绿化带比路面低几厘米,雨水会通过路牙开口向绿化带汇集。在绿化带入水口,由砾石等填充的拦污筐会将雨水中夹杂的泥沙、树叶等物质进行截污,对雨水进行初期过滤和净化。

过滤后的雨水进入绿化带后,利用地形高低的差别,通过传输型草沟,流入低洼处雨水花园进行下渗。强降雨情况下,来不及下渗的富余雨水就会溢流进雨水篦子,通过内部设置的雨水管网,流向沣西新城的中央绿廊,注入那里的人工湿地,这也是沣西新城海绵城市的中央雨洪调节系统的核心所在。

由于沣西新城部分区域为湿陷性黄土土质,土壤渗透性较差、遇水容易板结,沣西新城海绵城市技术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300多次的沙、土、木屑、煤灰等多种物质组合的土壤配比试验,最终找到破解方法,大大提高了土壤的下渗率。

在地面上下足功夫破解难题后,从2016年开始,沣西新城在西部云谷和总部经济园探索建设屋顶花园。通过改变传统屋顶雨水快排的方式,让雨水被屋顶花园里的土壤介质和植物根系充分吸收,起到滞留雨水、消减径流水量的目的,同时还可缓解屋顶热岛效应,改善园区微环境。作为海绵城市向空中的延伸,预计2017年沣西新城将建成绿色屋顶面积约1.6万平方米。

经过2年多的探索,沣西新城在海绵城市试点区域已经初步构建起包括建筑小区、市政道路、景观绿地及中心绿廊在内的四级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截至目前,22.5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试点区域内,已累计建设海绵型小区与园区55万平方米,海绵型道路36公里,海绵型公园绿地约80万平方米,防洪治理类及水生态修复类项目约20公里。在试点区域内,近70%的雨水实现综合利用。

西安试验:海绵城市重“面子”更重“里子”

7月27日,曲江文化运动公园。一场强降雨过后,公园高地上的雨水迅速流向低洼处的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的道路及时消纳了道路上的雨水,没有形成积水。

5月1日,曲江文化运动公园面向群众免费开放。这是曲江新区打造的第一个“海绵体”,也是西安市首个投入使用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

2016年,西安选取高新区、常宁新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和洪庆新城作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在城市水系统、园林绿化、道路交通、排水防涝等专项规划中落实海绵城市建设。

“最初这个公园并不是按照海绵型公园来设计的。在融入各种海绵城市的技术后,虽然外表看起来没有太多不同,但是公园的‘里子’却大不一样。”负责该公园建设的曲江建设集团相关人员说。

公园门口两侧的石笼挡墙用低碳钢丝组成的网格将大小不一的石块堆砌起来,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能减少高处来水对路基的冲击。石笼的缝隙可以生长出植物,以达到净水、存水的目的。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石笼挡墙底部或是沿着公园山坡地势,会有一条条浅浅的草沟替代雨水管道,起到收集、输送雨水的作用。草沟的末端往往会有一个下沉式的雨水花园。

“与一般的草地不同,雨水花园最上面一层是植物层,我们选择种植香蒲、细叶芒等一些耐湿、耐冲刷且具有净水能力的本土植物,种植土上方还覆盖一层树皮,防治土壤中的水分蒸发;第二层是生物填料介质层,通过微生物对雨水进行净化过滤;最底层是滞水层,将雨水保存在这里。净化之后的雨水经滞水层中的渗排管收集到公园里的调蓄池。”负责公园海绵城市设计的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生态城市设计研究中心白雪琛博士介绍。

在公园的一个坡地上,几个绿色的弯状通气管“探出”头。通气管下方连接着整个公园的蓄水池。蓄水池安装有净水设备,并与公园的水景生态水溪相连。在这里,雨水得到净化后,就可用于公园灌溉和景观补水。据测算,通过“渗、蓄、滞、用、净、排”所形成的这套水循环系统,每年可为曲江文化运动公园减少20%的自来水使用量。

而在常宁新区,海绵城市项目潏河湿地公园除了采用高位花坛、生态树池、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湿塘等已经在曲江文化运动公园运用了的海绵技术外,还将公园内的湿地、子午湖与潏河相连,打造河湖连通的城市生态循环体系。

7月25日,潏河湿地公园正在进行推土和挖湖作业,隆起的坡地上已经种了不少树木。“潏河湿地公园以潏河自然河道为依托,将溪流、坑塘和低洼地串联起来,形成一系列天然的蓄水池和不同承载力的净化湿地,构建一个完整的雨水管理和生态净化系统。”白雪琛说。

“湿地公园部分用水来自于自来水厂的退水。以前的设计方案是通过地下暗涵向公园供水。现在有了海绵理念,我们将供水的暗涵改变为地上的明渠,相当于又建设了一条小河,沿着坡地通向公园的湖泊。小河通过之处,不仅能吸纳从坡地上流下来的雨水,而且也是公园里的一道景观。”常宁建设开发公司规划设计部部长龚文军说。

实质推进:打造多层次海绵体系

在取得试点初步成果的基础上,7月4日,西安市暨小寨区域海绵城市建设开工动员大会召开,总投资约200亿元的62个海绵城市项目集中开工。

试点项目涵盖老旧社区改造、市政道路、绿地广场、河湖水系、建筑小区等多种形式。其中,高新国际社区临沣东路——灵韵北路景观带、陕西大剧院等项目已开始施工;尚新南侧规划路、常宁新区标准厂房等项目的海绵城市方案已设计完毕,将随项目同步实施。

“老城区改造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难点。比如在小寨区域,由于建成区建筑物密集,在海绵城市改造中,我们首先通过排水管网提标、雨污分流改造、设置超标降雨蓄排设施的建设,避免在道路形成积水。”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综建办工作人员说。

小寨区域海绵城市改造方案以河、大环河排水系统周围约80平方公里作为研究范围,南二环至丈八路、太白路至雁塔路约20平方公里区域作为改造范围,通过海绵化改造与雨水管道提标相结合,使区域内径流控制率达到80%以上,排水管网标准由1年至3年一遇提高到5年一遇,内涝防治能力由3年到5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同时,通过雨污分流改造、对面源污染和溢流污染的控制,将排入大环河、河的污染量削减50%以上,解决黑臭水体问题。

除此以外,在南稍门、环城路内区域,海绵城市及城市双修方案设计竞选已经启动。通过摸清现状和问题,将老城区品质提升与公园改造、护城河提升、顺城巷提升、小雁塔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等项目结合,制定设计海绵城市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不仅要减少城市的内涝,还要通过渗、滞、蓄、净、用等手段,实现“修复水生态、涵养水资源、改善水环境、提高水安全、复兴水文化”的目标。“西安的土壤属于湿陷性黄土土质,这样的土质一遇水就塌陷,是建设海绵城市的一大障碍。而且西安地下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如何在规避文物古迹的同时进行海绵城市建设,也是一个考验。”白雪琛介绍。目前西安市已建立海绵城市专家库,充分发挥行业专家和科研团体力量,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大问题提供决策服务。

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是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推广海绵城市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困难不是钱,也不是技术,而是群众的不理解。比如在老城区改造过程中,需要建设调蓄池、下沉式绿地等海绵体。而老城区很多可改造的空地都在一些企业、事业单位内部,如何调动他们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积极性至关重要。”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综建办工作人员说。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