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海夕阳
从编鸡笼的少年到南洋首富
100多年前,广东梅州大埔县乡下一个客家人的私塾里,教书先生给儿子讲《史记》故事。讲到《货殖列传》的时候,听讲的少年坐不住了,“阿爸,太史公都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现在咱家这么穷,还不如辍学打工算了”。
老爹虽然不乐意儿子弃学,但想想自己做私塾先生兼做中医,却还是难以养活一大家子,不如由儿子去闯荡吧。于是少年到作坊跟人学竹编手艺,几年之后,他有了一手好手艺,最擅长编鸡笼,眼见得个不错的匠人。然而天不遂人愿,这年广东遇上大灾,夏季水灾,冬天虫灾,人都吃不上饭,哪里有余粮喂鸡,鸡笼生意自然惨淡。当时很多广东的穷人开始流行到南洋打工,这些劳动力被洋人称为猪仔,在殖民地干苦力,虽然很多人客死他乡,但也有人发家致富。
少年想搏一把:“大丈夫纵然不能中状元做大官,光宗耀祖,也至少应当乘风破浪,到海外打拼一番,为海外中国人生色增光,怎么能蜗居老死在乡下小地方?”
于是16岁的少年,坐上一艘运“猪仔”的鸡眼帆船,到荷兰殖民地东印度的巴达维亚(简称巴城,今印尼首都雅加达)。船票记下了少年的大名,他叫张振勋,字弼士,后来都叫他张弼士。
荷兰殖民地巴达维亚
在巴城,张弼士先是在一家华侨的纸行当杂工。他工作勤勉,又聪明好学,很快成为老板的得力助手,后来又成了老板的女婿。岳父去世后,张弼士继承其产业,并从卖纸扩大到卖酒和茶园、橡胶园、锡矿等实业。为解决货物运输和资金融通问题,他又和别人合伙搞起了航运公司和银行。就这样,30年间,他风生水起,成为东南亚华人首富,顶峰时期,全部资产达到7000万两白银以上,跟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差不多,真算得上“富可敌国了”。
有一次,清廷驻英国的钦差龚缓星奉命考察欧美列强的富国之道,途经新加坡时,曾特地走访张弼士,询问英国和荷兰殖民政府开发南洋群岛的内幕,顺便打听张弼士本人的致富窍门。
钦差问:“您成为亿万富翁有什么诀窍?”张答:“我在荷兰殖民地,效法战国时的政治家李克,辛勤开垦,利用地力;我在英国殖民地,效法战国时的大商人白圭,静观市场变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高抛低吸,出奇制胜。做生意就像打仗,一方面自己要勤奋,身体力行,另一方面,要善于用人,能发能收,要像姜子牙那样谋划,孙武吴起那样用兵,商鞅那样执行规矩,如果没有灵活应变的头脑,没有果断决策的魄力,终究不是做生意的材料。这些都是《史记》上讲的道理,我非常佩服,并且认真贯彻执行,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并非有什么致富新方法。”看来,当年父亲讲的《史记》真的没有白听,以史为鉴,也可以发家致富。
马来槟城张弼士故居,俗称蓝屋
回国投资,一败再败
在大清朝,商人总是要谋一个红顶子,才能感觉到自己的成功。从晋商、徽商到后来的胡雪岩等人,莫不如此,张弼士也不例外。既然已经实现了乘风破浪,扬名立业的心愿,下一步自然是争取功名爵位,光宗耀祖。但是跟普通商人不同的是,张弼士还有一层意思,希望借红顶商人的地位帮助祖国富强,用他自己的话说“吾华人当为祖国效力。”
红顶商人张弼士
那个向张弼士请教致富窍门的钦差龚缓星向朝廷推荐了他,张弼士被任命为中国驻槟榔屿首任领事,后来又接替黄遵宪,担任驻新加坡总领事。1893年应召回国,出任粤汉铁路帮办。后来还多次获得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召见。回国之后,张弼士向朝廷建议,要振兴国家必须兴办实业,没有钱怎么办?张弼士建议朝廷向海外华侨招商引资,他的招商引资计划有三个要点:
一是瞄准方向,由于“外埠华商,籍隶闽、粤者,十人而九,其拥厚资善经营者,指不胜屈”,所以招商引资,首先要从福建、广东这些侨乡入手。
二是讲求方法,商部派官员出去招商引资的时候,不要先忙着谈项目谈收益,要先谈情怀,用“祖宗庐墓之思”的乡愁,“衣锦还乡之乐”去吸引游子。
三是循序渐进,先在招商示范地区“筑路一段,开矿一区”,等到这些示范项目有成效之后,“再劝华商出其资财,承办各项公司,极力经营”,并“由南至北,逐步扩充”。
100多年前的招商引资就这样的见识,不可谓不高。
不过张弼士那些南洋的老伙伴对他的宣传不以为然,老张,你还是图样图森破,咱大清的情况谁还不知道啊?说的再好听也没用,官员只顾捞钱不管办事,商人赚了钱就是他们的提款机,出了事情就拿商人当替罪羊。华侨回去捐点钱修庙建祠堂没问题,办实业,呵呵。张弼士不服气,你们不投实业,我自己投给你们看。
从1894年,张弼士在国内自主投资了十几个实业项目(不包括银行、保险等金融投资),可惜的是,正如老朋友们担心的那样,他的实业投资史简直就是一部失败案例教科书:
1896年,他在广西贵县投资50万两开采银矿,两年后,因地方骚乱,亏损甚巨,失败。
1905年,他投资80万两计划修建广州到厦门铁路,由于美国竞争对手和地方官员作梗,项目未能开工,失败。
1905年,投资60万两,设立广州振兴公司,生产水泥及砖瓦,失败。
1906年,计划投资福建闽厦铁路,因为地方豪绅反对,失败。
1906年,投资50万两在广东惠阳成立惠州实业公司,从事开垦种植,失败。
1907年,投资100万两在广州湾设立普生农牧公司,从事农牧垦植,失败。
1908年,在佛山设立裕益灰砂砖有限公司,失败。
1909年,在广州设立亚通机织厂,失败。
1909年,在广东平海设立福惠玻璃公司,失败。
同期,在广东成立雷州机械火犁犁垦牧公司,从事机械化农垦,失败。
在广东平海成立福裕盐田公司,从事盐业,失败。
1911年,计划投资1000万两,成立中美轮船公司,项目已经获准立案,因辛亥革命中止。
最令张弼士愤怒的投资项目是粤汉(广州—汉口)铁路,1904年湖南、湖北、广东三省士绅、商人、士子要求废除清政府与美国公司签订的出卖粤汉铁路的合同,主张收回集股自办。
在这次收回路权的斗争中,张弼士作为广东代表,与湘鄂两省取得联络,极力抗争。朝廷迫于舆论压力,只好将粤汉铁路收回,允由民间集资自办。
在粤汉铁路收回自办以后,朝廷曾命张弼士负责向海外华侨招商募股。张弼士“广招侨商”,募集和自投了大量华侨股本,使粤汉铁路得以继续修建。谁知到了1911年春天,清政府为了日本和英、美、德、法四国银团举借外债,宣布“铁路国有”,把民营铁路转卖给外国人。张弼士和海外华侨原先投的股本,一下子全部作废,只返还六成本金,张弼士不仅蒙受自己重大经济利益,关键是怎么向那些集资入股的华侨交代,你当初口口声声说大家要报效祖国,现在祖国拿什么回报你?张弼士气得大骂“铁道,铁道!什么铁道?简直是窃盗!"
光绪32年商办粤汉铁路第一期股权证
在南洋商界纵横无敌的张弼士在国内投资实业二十年,却一事无成?也不尽然,他还是干成了一件事,是他最先投资的一个项目,也是见效最慢的项目:酿一瓶酒。
葡萄一杯酒,深藏二十年
这个项目说来也巧,1892年,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请张弼士到山东烟台商议修铁路和开矿的事。在谈话中,张弼士突然想起一桩旧事:20年前他曾与一位法国外交官同桌吃饭,这位法国人说到,中国天津、烟台一带适宜葡萄生长,可以酿出优质葡萄酒。经营过酒行的张弼士便把这话记在了心里。如今到了烟台,便想实地考察一下。正巧盛宣怀也认为烟台盛产葡萄,早有建葡萄酒厂的想法。结果发现这里葡萄又多又便宜,一百斤才卖三块大洋,是个酿酒的好地方。
1894年,张弼士筹办的烟台张裕酿酒公司正式获批,牌照由李鸿章亲笔签发,招牌由帝师翁同龢题写,并获得了在直隶(京津河北)、奉天(辽宁)、山东三省的15年专利和3年免税的优惠政策。这是张弼士在内地的第一个实业投资项目,也是中国第一家工业化酿酒企业。
张弼士酿酒不光是看中烟台的葡萄资源,也是出于报效国家的动机。当时中国门户打开之后,西式餐饮日渐盛行,光是进口洋葡萄酒,每年都耗费数百万两银子。张弼士认为,自己要回国创业,不是要跟同胞争利,而是要能替代洋货,为国人开一条致富新路,“创中国历年以来未有之利举,收回中国经年外溢之权利。”
不过这条致富新路怎么创,他也没底。张弼士做过酒行生意,精通卖酒,他在南洋有垦殖公司,对于葡萄种植园如何管理也是心中有数,但是怎么酿造葡萄酒,就完全不懂了。他最早想从唐诗里“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句子入手,学古人的葡萄酿酒法,结果发现那些古法早就失传,而且古代的手工酿酒跟近代的工业化酿酒完全不是一回事。张弼士只能重金聘请外国酿酒师。结果好事多磨,第一次请的酿酒师没到任就去世了,第二次请的酿酒师是个大忽悠,技术根本不行,第三次才请到了靠谱的酿酒师。这个酿酒师告诉张弼士,烟台的本地葡萄虽然便宜,但是适合酿酒的品种不多,需要到欧洲引进新品种改良。
于是张弼士从欧洲买了60多万棵葡萄苗子,跨越重洋运到中国,一路上风吹日晒,只活了1/3,而且生长不旺。后来发现,在本地葡萄上嫁接外国苗才能长得好,又拔掉病树,重新买苗嫁接。再后来,又发现,有些国外优质品种并不适合烟台本地风土,质量下降,于是张裕公司自己搞品种培育,“其栽种葡萄之法,中西并用,不拘苗种,不泥成法,惟随其性之所宜”。前后引进和培育了120多个葡萄品种。
1896 年,张裕公司的第一批白兰地酿成了,但是张弼士没有把它们推向市场,而是将这批酒在酒窖中放起来,一年一年的放着,越放越多,放不下怎么办?再建一个大酒窖。1905年,张裕公司花了11年时间,建成了亚洲最大的酒窖,但还没有卖酒。此时公司已经投入300多万两银子,还没有见着收益,张弼士却不着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裕公司大酒窖
一直到1914 年,也就是张裕公司获批经营20年之后,公司申请注册“双麒麟”商标,产品正式投放市场。这20年间,张弼士已经在内地投资了10多个实业项目,而且已经全部失败。而这个最早投资的项目,现在才刚上路。
张弼士有20年酿一瓶酒的耐心,也有卖酒的手段。产品刚推出来的时候,张弼士亲自当地推。他当时在北洋政府当议员和参政院参政,时不时带着两个随从,大张旗鼓的到高档酒楼里,一进门就问服务生“有没有张裕酿酒公司的白兰地和葡萄酒?”服务生替他送了来,斟满一杯,他还不让人家走,非要缠着服务生间:“你喝过这酒吗?我走遍天下,从没喝过这样的好酒,好酒啊!尝尝看!”硬要服务生喝一杯,才让他离去。张裕公司也不忘走高层路线,1912年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参观酒厂,为公司题写“品重醴泉”四字;1914年,大总统袁世凯题写匾额:“瀛洲玉醴”,副总统黎元洪每逢大宴,必以张裕葡萄酒待客,称之曰“国货上乘”。同时,公司利用当时社会崇尚养生的风气,组织人员考证古今,印了“本公司葡萄制酒补益之引证”之类的小册子,极力宣传“葡萄制酒为补血养生之神品”。
孙中山的题词“品重醴泉”
就这样,张裕的名声推满全国。不过,张弼士知道,光是“知名国货”算不上真正的一流,为让张裕葡萄酒真正成为世界一流品牌,张弼士积极把产品推向国际博览会,在竞争中求声誉。1915 年,适逢美国召开“庆祝巴拿马运河开航万国博览会”(世博会)。张弼士率团将张裕的葡萄酒送去参加比赛,结果中国酒类获甲等大奖章5个,其中张裕公司生产的白兰地获得甲等大奖章,红玫瑰葡萄酒、琼瑶浆和雷司令白葡萄酒也获得奖章和奖状。中国的葡萄酒第一次得到世界的公认。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期间,中国政府组织中国商业报聘团赴美,张弼士任团长,黄炎培任秘书。前排右起第四人为张弼士
在颁奖和发还样品的典礼上,张弼士抱着红绸裹着的酒瓶,像接过婴儿一样,频频亲吻,两眼闪着泪花。他在美国华侨招待他的宴会上说了这么一段话:“在这盛大的酒宴中,有三件东西令人自豪:一件是中国大菜,一件是中国瓷器,还有一件便是新近获得国际金牌的中国葡萄酒。中国人是了不起的,只要发愤图强,我们的产品都要成为世界名牌!”
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奖章,张裕和汾酒等获得甲等奖章
1916年9月,张弼士在印尼巴达维亚病逝,遗体运回家乡安葬。荷兰及英国殖民当局下半旗致哀,沿途百姓点香路祭。
张弼士去世后,时局变幻,他的庞大产业很快烟消云散,只有张裕葡萄酒公司经营延续。
1956年,张裕公司向毛泽东主席呈送《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泽东后来指示:要大力发展葡萄和葡萄酒生产,让人民多喝一点葡萄酒。
20世纪的最后一年,北京中华世纪坛建成一条用铭文记录历史的青铜甬道。在“1892 年(清德宗光绪十八年壬辰)”的位置,记录了当年中国的4 件大事,其中之一是:“华侨张弼士在山东烟台创办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中山大学张弼士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