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宁夏比做一艘航船,是什么驱动它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不断破浪前行?
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给出的答案是:创新。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这次党代会,提出把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将创新驱动战略确定为宁夏实施的“三大战略”之首。
这一战略的确定,凝聚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望。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个地区,勇于创新,才是希望的热土;敢于变革,就有光明的未来。
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引领下,宁夏着力打造风生水起的创新生态,努力探索一条符合宁夏实际的创新之路。
创新,正成为宁夏的一种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和时代标志!
宁夏的发展不足,从深层次看主要是创新不足
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指出,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足仍然是我区最大的实际。宁夏的发展不足,从深层次看,主要是创新不足。
在新一轮竞争中,宁夏传统的发展优势正在减弱,有的已经丧失,不创新就要被淘汰,创新慢了就要落伍、掉队。
时代发展的列车急速奔驰,各省区竞争千帆竞劲、百舸争流,宁夏须直面起步迟、基础弱、环境容量小、发展瓶颈制约明显等问题。
未来已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催生出“互联网+”“分享经济”“智能制造”等新理念、新业态,孕育着时不我待的历史机遇。
反观宁夏,研发投入不足,创新体系还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5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新旧动能转换较慢、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凸显,产业结构倚重倚能“硬伤”依然明显。
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要破解发展瓶颈,实现“换道超车”,唯有不断创新。
新一届自治区党委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振聋发聩地提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和执行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更好引领宁夏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让创新成为宁夏发展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创新驱动战略,不是哪一个地区、哪一个部门的“独角戏”,而是牵一发动全身,必须打通各个环节的“肠梗阻”,疏通宁夏发展的“奇经八脉”,推进发展理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创新。
从这个视角眺望,创新驱动、脱贫富民、生态立区“三大战略”的提出,本身就是一种思想创新。
6月15日,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结束不久,石泰峰书记就深入有关园区、企业、科研院所,调研科技创新工作。石泰峰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不创新只有死路一条。要充分认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大意义,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大力引进和培育各类创新创业人才,着力打造风生水起的创新生态,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创新之路。
宁夏选择产业特色最鲜明、创新要素最聚集的沿黄地区建设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未来,这片聚集了宁夏60%人口、创造了90%GDP的土地,将成为宁夏创新驱动的“最大试验田”。
9月12日,自治区召开沿黄县(市、区)党委书记座谈会,石泰峰强调,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增强县域发展新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突出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坚持走开放创新、特色创新之路,加大产业园区整合力度,培育创新载体,深化改革开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
7月1日,自治区主席咸辉在调研工业领域创新驱动时指出,创新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竞争力的关键,要善于引进发达地区的新理念、新技术和高层次人才,敢于进行自主创新,依靠创新延长链条、提升效益、做大做强。
针对创新驱动的难点和痛点,自治区成立创新驱动战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全区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制定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明确创新驱动战略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
R&D经费,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投入的重要指标。2016年,宁夏的这一指标预计仅为0.95%。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逐步缩小与全国的差距,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达到55%,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以上。
坚持走开放创新之路,宁夏借助区外资源破解自身科技资源少、科技基础薄弱、高水平科技人才和成果供给严重不足等问题,以解产业发展对科技需求的“燃眉之急”。
与北京、陕西等科技强省,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等大院大所“合纵连横”,每年吸引数百名区外科技人才加入宁夏科技创新活动中;与世界上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亲密联姻”,大量引进先进适用的技术成果,解决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装备难题。
让创新成为宁夏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活力的源泉。
在创新驱动战略的指引下,一大批企业的“洪荒之力”再一次被激发。
宁夏宝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十年磨一剑,突破地铁车辆轴箱轴承关键技术,终结了地铁高端轴承全进口时代,填补了国内空白。日前,由宝塔实业研发的“国产化地铁轴箱轴承”,被专家评审会鉴定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能够替代进口产品”。
宝塔实业的埋首创新,绝非“盆景”和“个例”。在自主创新的“竞技场”上,一个个“宁”字号企业接连上演创新大戏,让“创新盆景”变成“宁夏风景”,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发展——
几年前,宁夏钢铁集团开始从生产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升级,他们的“宁钢蓝”成型钢筋助宁夏高铁加快了建设速度。近期,宁夏钢铁集团与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新签署合作项目,为西安至临潼60公里地铁,乌鲁木齐5号、6号地铁线提供成型钢筋产品等。“宁钢蓝”走出宁夏、走向世界将不再是梦想。
天元锰业加快国际化布局。前不久,天元锰业负责人在北京与来访的加纳副总统会面。双方就一些具体项目达成一致,内容包括:由天元锰业先期建设加纳锰矿至塔科拉迪港的63公里铁路,后期建设加纳锰矿至铝矿、铁矿和另一锰矿的铁路;建设综合交汇点车站,在交汇点外围建设工业区、商业区和住宅区;在工业区建设火力发电厂、太阳能发电站以及氧化铝生产工厂,在塔科拉迪港附近建设新的港口等。
宁夏大地公司大力发展循环经济,9月19日,2010万套/年子午线轮胎三、四期项目顺利开工。公司的“神州”轮胎去年产值增长率达683%,全国排名第一。今年11月底,公司在泰国的橡胶生产加工工业园将开工建设,这将是大地公司“走出去”的第一站。
7月20日,嘉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填补了宁夏自2003年以来无新增主板上市公司的空白,宁夏资本市场时隔14年后再次“破冰”。
宁夏实施“引金入宁”计划,创新金融发展模式,紧盯民营银行、消费金融、第三方支付等金融牌照和金融资源,新引进组建金融机构10家,其中引进银行机构5家、组建地方法人保险机构1家、组建政府背景的融资担保机构4家,银行、保险、村镇银行等“金融梯队”不断扩容升级,“一路看涨”的金融活水为产业发展供给养分、提供支撑。
大力营造风生水起的创新生态
创新离不开人才,而人才不足,特别是高端人才匮乏,正是制约宁夏创新发展的突出短板。
8月初,自治区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研究决定,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正高职高级工程师马玉山、宁夏大学教授田军仓、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正高职高级工程师姚敏、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工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曹有龙、共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高职高级工程师彭凡为宁夏首批院士后备人才,自治区将为每名院士后备人才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予以支持,经费使用周期为5年,由培养对象自行支配,主要用于院士后备人才培养期间开展项目建设、成果奖励、劳务补助、团队建设以及国际合作等。
8月21日,自治区召开第三批“塞上英才”表彰大会, 宁夏维尔铸造公司高级工程师王小宁、百瑞源枸杞股份公司高级经济师郝向峰等19名“塞上英才”分别获得50万元奖励。一个个“塞上英才”,就像“时代坐标”一样,激发着更多的人前赴后继,汇聚更多能够抢占制高点的创新力量,为这片土地的振兴与勃发付出心血和智慧。
风生水起的创新生态,需要人人“培土施肥”,形成人人支持创新、人人参与创新的良好环境,让创新成为一种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和时代标志。
几天前,宁夏首届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揭晓,这项从5000多家申报企业中评选出的奖项是首次评定,最终有65个创新成果获奖。
“相较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概念还比较新颖。过去,企业管理都埋头于自我创新,没有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这次我们把几千家企业的创新成果拿到全区舞台上进行比拼,为不同行业的管理创新理念提供了一次对话的机会。”宁夏企业协会会长陶华说。
如果说管理创新比拼的是企业的“内力高低”,那么服务创新则衡量的是政府的“效能水平”。
宁夏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让科技人员心无旁骛潜心科研。将管理流程做“减法”,科研人员只要有好项目就能得到支持,不再为争项目经费纠结跑路;项目实施中能自主合理使用项目经费,不再为调账报销纠结跑路;在成果转化、申报奖励中充分受益,不再为多干不多得纠结跑路。
高校是创新的“摇篮”。不久前揭晓的“双一流”大学评选中,宁夏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创新创业方面,宁夏大学颇有建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构建了“课程、实践训练、企业孵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和“项目团队、创客空间、大学科技园”的“双三联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模式,成为西部地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佼佼者。
释放智慧能量,燃烧创业激情,汇聚创新热潮,把论文写在宁夏大地上,把成果凝结在发展实践里,创新驱动的号角,伴随着宁夏发展的澎湃春潮,惊涛拍岸。(记者 李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