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内蒙古 » 正文

全球报道:“两个转变”启动致富“新引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0-05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图表制作:苏昊9月的兴安盟天朗气清,暖阳和煦。16日一大早,房屋整齐街道清洁的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西日道卜嘎查就热闹起来。村

图表制作:苏昊

9月的兴安盟天朗气清,暖阳和煦。16日一大早,房屋整齐街道清洁的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西日道卜嘎查就热闹起来。村口的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主题广场刚刚还是广场舞大妈欢歌笑语的阵地,现在已经成了嘎查乌兰牧骑队员的排练场。阳光沐浴下的孝道文化长廊中,牧民们围站在一幅幅孝老爱亲的图文前谈笑风生。

谁能想到眼前这个生机勃勃、人均年收入2万元的嘎查,几年前还是个治安案件频发,人均年纯收入不足3000元的上访村!

科右中旗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旗和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近年来,自治区不断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农村牧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但文化素养不高,思想观念、生产方式落后等因素仍然制约着农牧民持续增收。

提升农牧民素质,培育和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不光扶贫,更要扶智。去年8月份,科右中旗提出“一带两转三改”的思路,即党支部带动农牧民,转变思想观念、转变生产方式,进而改变居住环境、改变陈规陋习、改变饮食习惯。其中“两转”是关键,是启动脱贫致富的“新引擎”,是党支部带动作用下最终实现三个改变,达到物质富有与精神富足的重要途径。目前,科右中旗12个苏木镇已经建立了30个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示范嘎查,西日道卜嘎查就是其中之一。

转变思想观念,从“等着扶”变成“我要富”

顺着西日道卜嘎查的主街道往里走,阵阵歌声从广场传来。“过几天旗里的农牧民素质提升宣讲团要来,嘎查乌兰牧骑的队员们正在忙着排练节目呢。”

沉稳壮实的嘎查党支部书记刘海林介绍。这支乌兰牧骑由十几位爱好文艺的牧民组成,节目不仅有歌舞器乐演奏,还有原创小品和歌剧,“我们嘎查的春晚还上了内蒙古电视台呢!”刘海林满脸的自豪。

“书记,我们改编了一个二十四孝故事的小品,你给看看?”见刘海林来了,正在排练的白富德让他给把把关。能唱又能演,白富德是这支乌兰牧骑的台柱子,“以前农闲时,大家就聚在一起喝酒打麻将。后来嘎查组织我们成立了乌兰牧骑,不光演勤劳致富的故事,还把政策法规、生活习惯都编成了节目,大家可爱看了,明白了好多知识和道理。我现在每天干完活儿就急着来排练!”在嘎查乌兰牧骑的带动下,村民们还像城里人一样跳起了广场舞,每天早晚都有80多个村民活跃在广场上。

科右中旗委书记白云海说:“贫困群众不仅是脱贫的对象,更是致富的主体,摈弃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至关重要。如果只强调外部帮扶,不注意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一旦外部帮扶力度减弱,已经脱贫的群众很可能再度返贫。”

让贫困群众从“等着扶”变成“我要富”,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旗政府下发“一带两转三改”一览表,建立奖勤罚懒正向激励机制,明确带动人和带动对象,对双方进行考核;引导贫困群众形成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观念,开展技术学习能手、冬季劳动能手、庭院经济能手、舍饲养殖能手、勤劳致富能手的“五能手”培训;专家组成的宣讲团深入到农村牧区,开展思想品德、法律法规、政策形势、乡风文明、饮食习惯等讲解;带动农牧民清垃圾、清路障、清庭院,树立“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观念;积极引导农牧民自觉摒弃陈规陋习,健全完善“一约四会”制度,党员带头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

漫步今日的西日道卜嘎查,家家户户窗明几净,院子里都种着果树和蔬菜,牧民们的饭桌上不再是高油高盐的大鱼大肉,也开始讲究荤素搭配。刘海林说:“今年嘎查党支部对264户村民实行网格化管理,农牧民党员和能人大户分区分片负责带动10户左右。嘎查还修建了一个‘幸福家院’,为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提供一应俱全的住宿和科学合理的饮食,现在有11位老人已经入住。我们嘎查的幼儿园,和城里的相比也不差呢!”过几天,村里400平米的餐厅也马上要动工了,建成以后牧民们可以在这里操办红白喜事,因人定量的餐食标准,能有效引导大家摈弃铺张浪费的坏习惯。

中午时分,走进“幸福家院”,老人们围坐在圆桌前正有说有笑地吃着午餐。“我就1个孩子,一个人在家烧秸秆睡大炕很不方便。在这里吃住不花钱,还能和老姐妹们唠唠嗑。村里的干部们天天来嘘寒问暖,到这儿真是来享受了!”70多岁的包美荣说起嘎查的生活乐得合不拢嘴。

转变生产方式,老额吉的刺绣卖到了国外

9月16日早上,太阳刚刚升起,老额吉呼吉雅便坐上了前往图什业图王府刺绣产业扶贫车间的公交车,她手里的袋子满满的,有当天要用的刺绣工具和材料,还有两幅前一天晚上绣好的杜鹃花图案。“这两幅图案会用在单肩包上,我挣的是绣花的手工钱,这种简单的图案每个20元,晚上没事时绣上一会儿就挣了40元!”呼吉雅看着自己的作品心里美滋滋的。

在科右中旗的图什业图王府刺绣产业扶贫车间,每天都有600多名贫困农牧民在这里刺绣,从花鸟到人物,她们的作品被用到蒙古袍、枕头、桌旗等产品上销往全国各地。

民族服饰、文化旅游一直都是科右中旗的优势特色产业。2016年12月,科右中旗成立图什业图王府刺绣产业扶贫车间,建立刺绣基地,采取“企业、协会、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利用图什业图王府知名度,打造以蒙古族刺绣为主的王府刺绣扶贫产业。

科右中旗政协主席白晶莹是刺绣扶贫计划的发起人,从最初利用工作之余亲手教贫困户刺绣手艺,到培养刺绣老师在嘎查蹲点,不到1年时间就完成31期培训,覆盖全旗12个苏木镇的农牧民5000余人,其中包括2600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带动了1.6万余名妇女参与到刺绣产业中来。

“王府刺绣产业扶贫车间不仅是贫困户的集中工作基地,也是整个刺绣扶贫产业的核心。除了产品加工车间以外,大学生创业就业扶贫服务协会也入驻进来,每天这些大学生为贫困户们提供原材料、图案设计、产品订单等一对一服务,同时负责产品营销。外地一些产品出口海外的湘绣厂家也来和我们合作,王府绣品卖到海外了!”白晶莹说。

从去年12月刺绣扶贫计划开始实施至今,刺绣基地销售产品种类已达200多种,实现销售额500多万元。预计在今年年底,基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年收入平均能增加2000—3000元。看着身边邻居的日子越“绣”越红火,不少村民组团来刺绣班学习。刺绣车间门口摆放的几块展板上清晰地记录着所有人每月的刺绣收入,大家都卯足了劲儿争当收入榜上的第一名。

解决深度贫困问题,科右中旗着眼于切实增强贫困农牧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右中旗整合所有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打造羊、马、獭兔、杂粮产业,以及欧力种植、民族服饰、王府刺绣、文化旅游等优势特色产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贫困户”等方式,让农牧业龙头企业与贫困户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推行“菜单式”“托管代养”“入股分红”等模式,使农牧民生产方式日趋多样化,扶持贫困户人均增收1000—3000元。

一根针穿越贫穷,一根线绣出希望。“学会了刺绣我什么都不怕啦!”贫困户白七月自信地说。59岁的白七月是刺绣班的首批学员,零基础的她现在已经能够自己设计原创刺绣作品,前不久刚完成了一幅两米长的五角枫风景图。“老伴去世后我常年独居,干过清洁工和洗碗工,一个月挣500来块钱还落下了一身病。学了刺绣后就再也放不下了,走着坐着都在绣,我现在每个月能挣个两三千元,邻居们特别羡慕我。生活有靠了,心里踏实了,身体也好了!我还收了3个邻居当徒弟呢!”眼瞅着日子过得越来越亮堂,白七月满面笑意的皱纹里盛满了幸福,手里绣着的牡丹花好像都在笑。

记者手记:

在科右中旗采访期间,当地群众不甘贫困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每每令人动容。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一带两转三改”的思路让贫困百姓有了脱贫的希望和发展的方向。当党支部一马当先,党员干部、能人大户发挥起带头作用,大家齐心协力一起谋划未来时,贫困便不再是一个难以逾越的泥潭;当成千上万像白七月一样的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转变生产方式,充分发挥起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满怀憧憬,用勤劳的双手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时,我们坚定地相信,这场脱贫攻坚战我们一定能打赢!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这些豪言壮语,如今正鲜活地体现在奋战于脱贫一线的科右中旗党员干部群众身上。科右中旗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提出“一年打基础、两年有突破、三年见成效、四年大变样”,相信4年以后的西日道卜嘎查,一定是更加富足文明的美丽乡村。(记者 叶文畅 胡日查 柴思源 赵丹 高敏娜)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