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家还有水吗?”这些年来,垣曲县古城镇北窑庄村外出打工的村民在和家里通话时的第一句话往往出奇的一致。
他们都知道,在村里,吃水,真的就是比天还要大的事。
盼了十多年,村里终于打出了一口井
北窑庄村是2000年从小浪底库区搬迁而来的移民村,全村179户520余人。由于特殊的地质因素,该村曾经几凿水井而不成,村民吃水全靠建在镇上的一座供水站。
“政府也很关心村民的用水问题,专门在镇上建了一座供水站,每隔几天为村里送一次水。”北窑庄村党支部书记张保团介绍说:每到送水那天,你看吧,全村老少齐出动,锅碗瓢盆齐上阵。村民对于用水已经有了一种恐慌。
人吃水尚且如此困难,农作物自然也是难以成活,而“穷根”却因此更加的根深蒂固。直到今年7月,在垣曲县委县政府以及古城镇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在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倾力支持下,北窑庄村打出一口水质甘洌、水源充沛的大口满眼井,困扰村民十多年的吃水问题终于得到了彻底解决。
时隔多日,回忆起当时井里出水的情景,张保团仍然激动不已:“我们从5月底开工,6月19日晚见到浅层水,到7月13日两股泉眼交汇,当时在场的人都哭了,太不容易了。感谢工作队的同志们,特别是景队长,没有她,就没有这口井。”
张保团口中的景队长,指的是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副校长、北窑庄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景雪变,为了打这口井,景雪变自己垫资了15万元。
“最长半个月没有水,全村17年没有一口井,扶贫不就应该为村民们解决实际困难么?”景雪变决定从“打井”入手,推动扶贫工作更加精准化。
“当时我就给董燕生、张金峰等驻村一线的同志们讲,我们就是要把精准扶贫顶在头上、扛在肩上,一定要为村民圆了吃水梦!打井需要钱,政府暂时有困难,我先垫上,找最好的专业井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争取8月1日之前水进家家户户。”就这样,景雪变出资,艺校校长李贵荣坐镇指挥,工作队员和村“两委”成员日夜坚守在施工现场,历经40多天鏖战,满管喷流的清甜井水,带着喜悦的欢声笑语溢满北窑庄村。
“这几年我培养出41朵小梅花,盖了一座蒲剧院,现在又打了一口井,我觉得很值了。”景雪变觉得“值”,是因为自己尽到了一名党员的职责,让村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感谢扶贫工作队,为我们解决了老大难问题。我们这里不是以食为天,是以水为天,水比油还贵。”58岁的村民张洋生身体不便没有外出打工,常年在村的他对于吃水难有着切肤之痛。
以往的北窑庄村,因为缺水,村民们平时的洗脸水都舍不得倒,澄清了洗衣服用,洗完衣服再拖地,而如今旱厕改成了水厕,淋浴器也装上了。
“村民们下地回家,马上可以冲个热水澡,再也不怕一身臭汗了。”老支书张小平说。
“老百姓最有良心了,关键是你做了什么。”
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北窑庄村扶贫工作队是2015年春夏之交正式驻村的,校长李贵荣为第一责任人,景雪变任队长,董燕生、李宣章两位科长是成员,张金峰为驻村第一书记。两年来,工作队帮助村里夯实党建工作,建好“两委”活动阵地,如今又啃下了该村生产生活发展缺水这个“硬骨头”,下一步的目标是“拔穷根”。
北窑庄村自搬迁以来,因受地理位置所限,发展养殖业没有地盘,发展种植业又缺水,村民们多靠外出打工为生,经当地政府多方帮扶,目前仍有25户贫困家庭。
“我和景校长每人负责5户重点贫困户,董燕生和李宣章两位同志每人4户,还有其他同志的支持配合,今年我们要实现整村脱贫。”李贵荣表示。
言必信、行必果,为了实现整村脱贫,扶贫工作队撸起了袖子加油干。他们结合包扶对象实际,整合多方资源,以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村民个体经济发展。
“今年市里给每个帮扶点10万元,作为产业发展资金。我们准备利用这笔资金发展食用菌的种植,目前正在论证。另外我们还想建个瓶装水加工厂,咱们现在有水了,而且是经过化验的优质水。”李贵荣勾画出一幅美丽蓝图。
作为著名的戏剧表演艺术家、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团团长,景雪变的演出任务繁重,但只要一有时间她就会回到村里,到贫困户家里坐一坐,了解家里的实际困难,与大家一起谋划脱贫致富的门路。村民们开玩笑说,景校长来的次数数不清,连村里的鸟都认识她了。
贫困户鲁永朋一子一女都在上大学,家庭经济本就困难,前些日子又因大病花费了20多万元,更是雪上加霜。景雪变听说后,马上捐款2000元,其他同志也分别捐了款,帮鲁永朋全家度过难关。
“景校长真的是把村民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张保团说。
队长如此,队员亦是如此。董燕生,这位高级讲师、教辅科长,于2015年5月驻村,至今已有两年多时间。
“我是主动报的名,咱从小在村里长大,知道村里的不容易。”
驻村以后,董燕生一头扑在工作中,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为做好扶贫工作提供了大量的一手材料。
“扶贫不是搞形式主义,也不是为了应付检查。各级政府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村民也对我们寄予很高的期望,咱不能当过客,要在村史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董燕生说的质朴,做的实在:
经董燕生教育帮扶指导的两名学生,今年双双考上了大学;
三伏天,董燕生自掏腰包为村里25户贫困户每家送去100斤西瓜;
……
人们不知道的是,董燕生家里还有90岁高龄的老母亲,特别依赖他。有一段时间董燕生甚至想把老人家接到村里来住,好方便照顾。
扶贫工作队所做的点点滴滴,北窑庄村村民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底。用张保团的话说,我们很感动,仅吃水这一项,全村每户每年就可节省水费几百元,这就是扶贫,扶在了老百姓心坎上。
“前一阵我带剧团来村里慰问演出,村民们敲锣打鼓在村口迎接。我一下车,他们就围拢上来说‘你回来了’,当时我的眼泪就掉下来了。”
“老百姓最有良心了,关键是你做了什么。”景雪变感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