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江西 » 正文

全球报道:宜春!让绿色品牌越擦越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0-10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发展样板。”近年来,宜春市按照“绿色崛起示范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典范区、协同发展创新区”要求,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发展样板。”近年来,宜春市按照“绿色崛起示范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典范区、协同发展创新区”要求,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品牌越来越亮,绿色发展更高更强。

一张蓝图绘到底

宜春有优良的生态环境。空气质量常年优质,境内7条主要河流均达到饮用水标准,森林覆盖率达56.84%,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20余张国家级名片。如何继续擦亮绿色品牌,并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近年来,宜春策应发展新形势,立足绿色发展新高度,着力完善顶层战略设计。

一张宏伟的发展蓝图在宜春大地徐徐铺开:建设丰樟高“循环区”、袁上万“绿色区”、昌铜四县“生态区”,以“三区”协调共进共绘宜春绿色发展新篇章。围绕这个战略设计,宜春各地差异化抓发展,使县域经济格局更趋科学合理,动力更新更强劲。

2015年8月,《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得到省政府批复,成为全省第一个生态文明专项规划。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工业、有机农业、旅游、生态环保、交通等12个专项子规划,去年10月宜春市政府批复实施。《袁上万绿色发展典范区发展规划》《丰樟高循环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也将批复实施。

宜春市生态办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成立了市“循环区、绿色区、生态区”三区协调发展领导小组,探索各有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一大批项目稳步实施,试点示范和制度创新也成果喜人。实施了“金桥、金牌、金山”工程项目185个,总投资509亿元。昌铜四县、万载县获批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数量居全省第一;丰城、樟树列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全市有国家级生态县3个、省级生态县4个,国家级生态乡镇42个、省级生态乡镇102个,省级生态村98个,均居全省前列。

绿色产业不松劲

生态经济是绿色发展的核心。宜春按照生态布局和总体规划,持续打响“工业、农业、旅游服务业”三升级战役,使绿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处于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上的宜丰,曾靠“吃”森林资源求发展。在产业升级战役中,县里提出“做强绿色高效储能制造、绿色新型装饰材料、绿色食品饮料产业,构建区域休闲颐养中心”目标。记者在百岁山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看到,一辆辆大货车排成长龙,将矿泉水运往全国各地。今年上半年,企业实现产值3.1亿元、利税6711万元。而宜丰传统电池产业也在“蝶变”,规划建设的绿色高效储能制造基地里,8家核心企业均通过环保、安全验收,5家通过工信部准入,成为全国行业标杆企业。去年,宜丰成为“中国蓄电池产业基地”“江西省储能设备绿色制造产业基地”。

宜丰的变化,只是宜春工业升级的一个缩影。在工业升级战役中,宜春大力改造提升建材、盐化工、纺织服装鞋革、花炮等传统优势产业,同时积极培育壮大锂电新能源、生物医药、机械电子、绿色食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锂电新能源产业规模首次跻身全国三强,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农业升级姹紫嫣红,全市实现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全覆盖,绿色有机农产品总数达496个,占全省的40%;创建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18个、江西省著名商标81个,获得“三品一标”798个。旅游服务业持续飘红,明月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3219.74万人次,同比增长36.5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7.25亿元,同比增长39.27%。创建省级电商示范基地2家、省级电商示范企业7家。

绿色发展正奠定宜春发展新优势。目前,全市拥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4个国家级产业基地、8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以及机电、盐化工等22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宜春经开区物流园入选全国优秀园区;宜春海关已于今年4月开关,高安、万载、樟树和中心城区4个口岸作业区正在加快建设。

生态治理全天候

宜春坚持生态综合治理,护好生态发展底色,持续开展“净水、净空、净土”整治行动。在全省率先推行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水流域综合治理、农村垃圾一体化处理,在所有县市区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靖安入选全国首批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把河道当街道管理,把库区当景区保护”,宜春各地形成合力,创造了河湖管理的新经验、新成效,确保了一河清水向东流。工业园区污水治理也实现全覆盖,污水处理能力每日10.8万吨,铺设配套管网478公里。

为清洁空气,宜春集中开展了重点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整治、餐饮业油烟污染整治、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整治、矿山大气污染整治、农作物秸秆焚烧及综合利用整治等8个方面专项整治工作。“净土”行动中,稳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强化土壤环境监测,并在农村开展了“一提升、三整治”活动,即农村清洁提升工程,村居庭院大整治、河塘水库大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大整治,其中完成畜禽养殖“三区”规划工作,划定禁养区10332个、禁养面积3485.47平方公里,禁养区内共关停退养、拆除搬迁生猪养殖场11317个。

环境的综合治理,为宜春绿色发展夯实了生态之基。“春常在,宜常来”,如今,宜春城市清洁、乡村美丽,既有现代产业发展的蓬勃气象,又有令人魂牵梦绕的美丽乡愁。

本报记者 钟 瑜 胡光华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