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全球报道:无冕之王弃笔从政,中央政治局有多位“老记者”、“通讯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0-27  来源:记者论坛
核心提示:来源:公号“望仙坡”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从政以前,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记者。”2008年12月19日,哈尔滨大雪纷飞,时任黑龙江省

 来源:公号“望仙坡”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

“从政以前,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记者。”2008年12月19日,哈尔滨大雪纷飞,时任黑龙江省省长栗战书接受中央和香港部分媒体采访时,坦露了自己内心深处的这个秘密。“参加工作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实现当记者的愿望,但至今仍是一名业余的新闻爱好者。”栗战书说。

9年后,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作为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出现在中外记者面前。

与他一起亮相的同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也有过类似心路历程,早在1975至1977年,他曾是青海省商业厅的一名通讯员。

如果说这两位常委只是在年轻时与新闻行业擦肩而过的话,那么在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中,确有两位实实在在的“老记者”。

每天看报纸大样到凌晨,曾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一位是王晨,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

官方履历显示,王晨1950年生于北京。1969年1月,他赴陕西省延安地区宜君县下乡插队,后在宜君县委宣传部、县委办公室、延安地委办公室工作。1982年,他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得硕士学位。

1974年起,王晨开始在光明日报社工作,一干就是26年。其间,历任编辑、记者、群众工作部主任、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2000年6月,他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第二年8月又调任人民日报社任总编辑。2002年11月起,成为人民日报社社长。

“王社长平时工作没有固定休息时间,由于报纸工作的特殊性,我们半夜12点,都要把报纸的第一遍大样送给王社长审阅,所以他基本上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一年365天,天天如此,这种工作强度,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人民日报总编室一位编辑感慨地说。

这位编辑听过几次王晨在社内会议上的发言,“最突出的感觉就是他说话条理性很强,逻辑特别清楚,思路和口才都很棒。”他说,“即使是在念文件的时候,他也注重突出重点,铿锵有力,有的时候,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内容,他会停顿下来,用非常鲜活的语言来给大家解释。”

早在1993年,43岁的王晨就成为最年轻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之一。

王晨多年从事文字工作,著述颇丰,著有《新闻写作漫谈》、《传媒之寰》、《斑斓人生》、《有骨气的中国人》等著作。1996年获意大利第18届“罗马之泉”国际文化交流奖。1997年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昔日浙报老总:不看党报党刊的不是好领导

另一位是陈敏尔,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

1999年,时年39周岁的陈敏尔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党委书记。浙江日报当时的品牌专栏《钱江浪花》曾刊发过署名“本报记者陈敏尔”的两篇报道《千年之交看“万向”》《分水镇:圆珠笔写出大文章》,如今网上还能搜到全文。

陈敏尔在浙报集团期间颇有建树,他提出了“传媒控制资本,资本壮大传媒”的发展思路,开始把资本运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2001年,浙报集团成立了浙江新干线传媒投资有限公司,是集团全资的资本经营管理平台,成功投资了十余个项目。

而2015年11月他在担任贵州省委书记时,关于党报党刊的一番谈话,一直广为流传。旧文重读,一样有益——

“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谁轻视,谁就不是全面的领导,更不是成熟的领导。”

“领导干部要看党报、看新闻联播,不要以为手机在身边,就啥都知道。看新闻的方式可以多种,手机上有电子档有数字报可以看,但是不能不看党报党刊和新闻联播。”

“领导干部对八卦消息很关心,对党的声音不上心,迟早要出问题。”

“党中央的声音那么好,不断通过媒体传递出来。坚持坚持看党报、看新闻联播,能指导工作、增长知识、能获取信息。党的主流声音我们必须天天了解。”

“深入报道客观报道,还要靠主流媒体。我也天天上网,但是不能上网就代替看报。”

“领导干部要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

“不是说我当过宣传部长,就重视这件事情。我不是为哪张报纸发行说话,是为我们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工作水平提要求。这不是过分的要求,是起码的要求。”

“有些领导干部自绝于主流媒体,自绝于党报,天天拿着手机浏览花边新闻,关注小道消息和八卦消息,这种情况不改变,党的好政策就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不少官员和新闻行业有渊源,称十分感谢和怀念新闻战线的那段生活

其实,和王晨、陈敏尔一样媒体出身的党政官员并不少。

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1983年毕业于自北京大学中文系,随即入藏,1984至1985年曾在西藏青年报社工作。

在很多人看来,媒体是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媒体出身的人走仕途有何出路?

最普遍的看法就是进入宣传部门,因为专业对口。宣传部门主管意识形态,下辖的口线很多,如文化、新闻出版、社科、广电、互联网管理等,因此,这些部门的领导媒体人最多。

例如,从杭州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就成为记者的新华社副社长慎海雄,2015年8月5日任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其前任庹震也是从记者、编辑一步步做起,历任经济日报社总编辑、新华社副社长,后从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上,调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最新当选为第十九中央候补委员。10月25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主持人正是庹震。

还有一些官员尽管并没有做过记者,但也与新闻行业颇有渊源。

现任中央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在八十年代初的时候担任过广西贵县县委宣传部新闻干事、贵县报社筹备领导小组负责人,先后发表各类文章数百篇,有多篇在广西日报头版头条发表并加发编者按。

即使后来走上领导岗位,他还说过几句心里话:“我十分感谢和怀念新闻战线的那段生活,在困难的时候,我从那段生活吸取精神力量;在顺利的时候,我告诫自己不要忘乎所以;在取得成绩的时候,我提醒自己任重而道远,应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绩归功于党和人民。”

“我愿永远做广西日报的忠实读者,永远做广西日报的通讯员!”他说。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