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内蒙古 » 正文

全球报道:多元化养老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0-28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养老,是亿万群众关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养老,是亿万群众关心、亿万家庭关切的民生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再一次对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作出明确要求。

据统计,内蒙古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410.2万,占全区总人口的16.8%,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大、发展快、社会扶养压力大等特点。在老龄化背景下如何加快发展养老事业,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内蒙古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此,内蒙古探索养老服务模式多元发展,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让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补短板,探索农村牧区养老新模式

午后阳光暖暖,走进西乌珠穆沁旗百思乐牧区养老园区,一派温馨、和谐的景象: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老人围坐在一起拉着家常,另一边有几拨老人正下着象棋,旁边还围着不少人在“观战”。

明亮舒适的新楼房拎包入住,房租低廉还免收取暖费、物业费,一出门就是幼儿园解决陪读难题,医生护士齐备……这些从牧区进城的老年人,正享受着悠闲美好的老年时光。

随着大批青壮劳力进城务工,农村牧区空巢老人逐年增加,许多老人生活无人照顾。尤其是在广大牧区,牧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同时牧区教育布局调整后,老年人进城陪读、养老的需求逐步增加,对传统牧区养老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内蒙古创造性地实施了农村牧区养老新模式,探索出解决农村养老和牧区养老的成功之路。

内蒙古以锡林郭勒盟为试点,紧密结合牧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加强牧业旗老年公寓建设,推行政府扶持、多元经营、集中居住、养老育幼的牧区养老服务模式,同时突出民族习俗和人文关怀,为牧区老人进城养老、就医、陪读、育幼提供便利,走出了一条符合牧区养老实际的发展道路。

在农村养老方面,互助养老幸福院已经遍地开花,受益老年人达10多万人。互助养老幸福院通过整合财政、扶贫等各项资金,采取集中居住、分户生活、统一管理、互帮互助模式,将同村或邻村的老人集中起来居住,还配有医务室、棋牌室、超市等生活服务设施,既实现了互助养老,又符合农村老年人的居家养老习惯,受到广泛欢迎。

抓重点,智慧养老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按照国家提倡的“9064”养老格局,96%的老年人要通过社区和家庭实现居家养老,解决居家老人的养老是内蒙古养老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3年起,内蒙古在全区范围内搭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依托“12349”热线和加盟服务商,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生活帮助等服务。目前,全区11个盟市63个旗县建成12349便民为老服务中心。2016年起,内蒙古探索将12349便民为老服务中心升级,发展互联网+智慧养老,通过智能穿戴设备为老人提供呼叫救助、生活照料、健康管理、远程看护等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包头市钢32社区“i吾之家”智慧养老系统,依托12349便民为老服务中心的630多家加盟商,构建了线上线下结合的立体网络。线上,老人可通过手机APP、智能穿戴设备等实现健康监测、订营养餐、预定上门服务、收听自己感兴趣的节目,子女也可随时监测老人健康状态,与老人亲情互动。线下,老人可到社区服务中心享受按摩、看电影、吃饭、购物,真正实现了智慧养老。

79岁的李桂琴坦言,自己有高血压,怕晕倒在路上,平时一个人都不敢出门。自从下载了“i吾之家”手机APP,她和子女随时可以看到自己的健康状态,情况好的时候就出来散散步,一旦数据有异常,APP后台和子女都能收到报警信息,可以及时干预。

“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智慧型养老,深入家庭和社区,高效低偿,正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所接受喜爱。包头市钢32社区‘i吾之家’智慧养老系统,打造了内蒙古城市居家智慧养老的一个范本。”自治区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邢岗说。

破瓶颈,引入社会力量推进养老服务改革

随着老龄化的加快,社会对养老需求不断增加。引入民间资本、社会力量经营、兴办养老机构,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势在必行。

2014年,内蒙古出台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制试点,建立市场运行机制,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公建民营改革。

在公建办民营改革中,设施包出去,服务买进来,养老机构在优先接收高龄失能老人、“三无”和五保老人的同时,也接收社会老人,既起到托底保障作用,又提高专业性、扩大服务覆盖面,形成了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同时不断加大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的支持力度,落实有关税收及用水、用电、用气、用暖等优惠政策。提高床位补贴标准,执行社会办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补贴政策,为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营造良好的环境。自治区财政近年来已投入床位运营补贴资金约2亿元,对这些养老机构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力推进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民建公助运营体制改革,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化养老服务,使各类养老机构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实现了新的突破。目前,全区拥有各类养老机构2979所,养老床位数达到24.2万张,全区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59张,居全国第一。(记者 霍晓庆)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