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从门票经济到产业经济,曲水县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打破地域界限,打破单一景点发展限制,为实现旅游共享开辟先河、树立了样板。曲水县充分发挥农业资源比较优势,创新绿色发展机制,提升景点景区品质,完善旅游空间布局,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大力推进旅游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与美丽乡村的高度整合、与地域文化的广度结合,打造“农业版”全域旅游新模式,实现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
发展农业生态旅游
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突出净土健康主题,依托才纳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净土健康产业园,以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县为契机,大力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游。推动国家3A级景区“秀色才纳”示范引领作用。2017年园区种植玫瑰、葡萄、藏中药材等经济作物6500余亩,投资26亿元实施兼具旅游观光休闲功能的曲水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林木良种繁育中心建设等重点项目;建成西藏农耕藏药材博物馆、农牧科技服务超市,推广销售拉萨茅台玛咖酒、葡萄酒、玫瑰精油等40余种本地净土健康产品;打造花卉观赏、农业科技示范、藏中药材推广、农耕文化展示、有机农产品采摘体验式窗口,形成产、加、销、购、娱为一体的休闲旅游体验观光带。景区实行免费门票制,成立拉萨市曲水秀色才纳净土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平均每日接待游客400—500人次,净土有机产品日均实现销售额6万余元,实现了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
培育特色旅游乡村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曲水县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实施旅游综合目的地建设和管理,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使“乡村+旅游”成为交流文明生活方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平台。立足“一村一品”加快示范建设。全力打造茶巴拉乡“桃花村”雅鲁藏布江峡谷游、曲水镇“俊巴渔村”藏族渔文化水上乐园、茶巴朗生态园、南木乡“江村”民俗景区、易地扶贫搬迁旅游民俗村——才纳乡四季吉祥村等,形成一批各具特色又具影响力的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同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精准扶贫易地搬迁为重点,建成基础设施完备的达嘎乡三有村、才纳乡四季吉祥村两个覆盖全县搬迁贫困户集中搬迁安置点,试点开展柏林村、南木村小康安居工程建设,全面改善贫困户居住环境。
开发文化旅游资源
促进地域特色文化保护
不断加强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步伐,赋予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更为丰富的文化元素,增加曲水旅游亮点和吸引力。挖掘源头文化,打造具有地标性文化特征的景观。对于已建成的优势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其源头类传统文化,赋予其曲水地域特色和历史特征的文化内涵。重点挖掘、保护、开发宗教文化资源(聂当大佛、雄色寺、热堆寺、珠寺),地域特色文化(俊巴渔村藏族渔文化、白堆村唐堆玛桑文化、色麦宗遗址历史文化等),农耕历史文化等,创新开展“秀色才纳”郁金香文化节、唐菖蒲节等净土健康旅游文化,丰富旅游景区、旅游产品文化内涵。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明。积极开展藏式六弦琴制作技艺、西藏壁画绘制与西藏古壁画修复保护技艺、铜器加工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完成对各文物点的石碑立牌工作(藏汉双语)。目前曲水县共有73处文物点,12个文物收藏单位,普查文物收藏数量380件/套,类别有佛像、唐卡、佛塔和法器。积极开展文物、历史建筑修复工作,投资2500余万元实施萨玛扎寺玛尼拉康维修、扎西岗寺大殿改造、热堆寺大殿维修等项目。
通过旅游与农业、乡村、文化、生态、健康等多种业态深度结合,努力形成了适应市场需求、体现文化特色、符合曲水特点的旅游格局,营造全域旅游共识。今年,该县重点打造两条旅游线路。A线:聂当大佛—卓玛拉康—南木乡珠寺—乡村林卡—拉萨净土健康动物保护园—国家3A级景区秀色才纳;B线:才纳乡雄色寺—曲水镇俊巴渔村—四季吉祥—拉萨净土健康动物保护园—聂当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