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美国白宫宣布特朗普将在11月3-14日开启就任总统以来的首次亚洲之行时,外界对其访问行程格外关注,除了到访的五国中没有印度而让媒体热议外,访华受到的关注度更高。而在此时,中美双方贸易救济案“你来我往”则引来不同的解读。
的确,自从白宫在9月底公布特朗普的访问行程后,媒体注意到,先是中国商务部于10月16日对原产于美国和日本的氢碘酸进行反倾销调查,接着美国方面更是连着公布三起贸易救济案件:10月24日,美国National Pr oduct s公司依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申请,指控对美出口、在美进口或在美销售的手持便携式电子设备支架侵犯其专利权和商标权,请求ITC发布普遍排除令或有限排除令及制止令,其中深圳城铄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奇士运动用品科技有限公司和成都五匹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中国企业“中招”。
10月26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正式对原产于中国、意大利及台湾地区的锻钢配件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同时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这是今年美对我出口产品发起的第七起“双反”调查。据美方统计,2016年我输美涉案产品7840万美元。
10月27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对中国铝箔产品反倾销调查初步裁定,认定从中国进口的铝箔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初步裁定倾销幅度为96.81%至162.24%。
10月30日,中国商务部决定自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和泰国的进口乙醇胺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对此,外界有观点认为中国在此时提起贸易救济措施,引发美方的“报复”,从四比二的数字来看,容易得出这一结论,甚至认为是双方在特朗普访华前试试贸易领域的“水温”,看彼此的应对以观各自的“底线”,中美双方的贸易角力在不断地加码。很显然,经贸合作是特朗普此访的重要话题,围绕这一事件展开讨论是很自然的事情,这种理解也符合一般人的心理,但没有必要上升到影响气氛的高度。作为两个贸易大国,双边贸易额如此巨大,涉及的贸易领域无以计数,发生贸易摩擦是太正常不过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6年来,中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受到“双反”调查最多,其中,主要来自美国。这种现象在中美贸易中已成为一个常态,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对此,我们既要认真应对,也要以平常心看待。
当然,对于美方发起的调查案件,出于贸易保护主义,滥用救济行为,尤其是其调查方法至今沿用“第三国替代”的做法,而拒绝履行中国入世议定书第十五条规定的义务,我们是坚决反对的。商务部贸易救济局局长王贺军就此发表讲话,敦促美方切实履行国际义务,采取实际行动纠正错误做法。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并保留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下的相关权利。
这涉及公平原则,而双方更应着眼贸易合作的大局。正如商务部发言人高峰所说,我们始终认为,中美间的经贸关系,不是简单的竞争关系,而是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正是因为秉持这种精神,中美双边贸易从建交之初的几十亿美元发展到现在的5000多亿美元,服务贸易和双向投资也在蓬勃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贸易摩擦和分歧在所难免。他表示,我们愿与美方继续秉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对话与协商,妥善管控分歧,实现共同发展。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