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际 » 正文

全球国际观察:中国女博士发现重大天机!美上门求合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08  来源:全球局势战略纵横
核心提示:现在,中国人耳熟能详的055万吨驱逐舰、歼-20战斗机、国产航母、墨子号、东风导弹家族等一系列镇国重器的背后,是千千万万个科学

现在,中国人耳熟能详的055万吨驱逐舰、歼-20战斗机、国产航母、墨子号、东风导弹家族等一系列镇国重器的背后,是千千万万个科学家默默付出的结果。

 

奋战在一线的科研工作者们,有青年一代的佼佼者;也有本应退休颐养天年的老前辈,如设计过两弹一星芯片的黄令仪,她66岁再度出山扛起中国龙芯的研发,转眼就是16载。


今天所介绍的这位科学家为中国挣了不小的“面子”,就连美国数家科研机构都主动上门与中国合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现代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主要方向就是发展高强度、高韧性的金属材料,解决金属疲劳的问题。以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为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要使用从美国进口的铝合金,就是因为我国在材料科学上存在短板。


不可否认的是,美国人的材料可以承受几千度的高温,而中国的材料却要将温度降低几百度。俄罗斯的军工产品为何寿命短,不耐用?原因就与俄罗斯的材料科学不过关有着密切的关系。

 

材料问题是中国军工发展必须面临的难题,但这一难题却被我国一位女科学家破解了。

 

卢磊,1997年7月获中科院金属所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6月获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工作。


仅仅4年后,卢磊就率领团队发现了具有超高强度和导电性的新一类纳米结构金属——纳米孪晶金属铜,2009年又发现了纳米孪晶铜中的极值强度和超高加工硬化效应。一个又一个世界性难题被卢磊攻克。也在该领域进行研究的美国突然找上中国。

 

当初,有数家美国顶尖科研机构和大学找上门,最终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美国布朗大学获得与中国合作的机会,2010年,美国两家大学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卢磊研究员和卢柯研究员合作,利用大规模分子动力学计算模拟,发现在纳米孪晶金属中的位错形核可主导材料的塑性变形过程,该成果发表于2010年4月8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一时间在全球引发轰动。

 

2012年12月11日,卢磊凭借其在高强高导金属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获得第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不仅卢磊对中国材料科学产生重大影响,她的二哥就是中国最为著名的材料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原所长,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目前,卢磊依旧奋战在科研一线,主要从事块体金属纳米材料的研究工作,包括材料的制备、微观结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及其变形机理研究。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