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人民网呼和浩特11月14日电 (王慧)14日上午,记者从自治区公共服务法律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内蒙古自治区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努力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在公共服务法律服务体系全覆盖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据介绍,目前,内蒙古全区12个盟市、98个旗县(市、区)建立了实体公共法律服务大厅,群众只要跨进服务大厅的大门,就能得到“一站式”服务、“面对面”援助。为了延伸法律服务触角,全区已建立村居法务室8668个,将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法制宣传等工作延伸到村民家门口,让群众零距离享受到相应的法律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老百姓自己的维权站”。
同时,内蒙古在全国率先建成全区统一、覆盖城乡、具备蒙汉双语功能的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集成了热线平台、网络平台、手机平台和实体平台,实现了“一线通、一网通、一掌通、一站通”,通过解答法律咨询、判断咨询案情、指引解决路径,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两年来,12348话务平台共接听群众来电17万余人次,日均接听电话218个,蒙语咨询4200余次,民事类咨询9.4万余件(占63.8%),行政类咨询4100余件(占2.8%);网络平台访问量达219万。内蒙古掌上12348微信平台关注量达到21万多,发挥了传播司法声音,讲好法治故事的作用。全区公共法律服务大厅建成以来共接待群众法律咨询14.1万余人次。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覆盖城乡,把法律服务实实在在地送到了城乡居民身边,有效破解了居民因居住远离城市、交通不便以及农村牧区法律服务资源不足、农牧民群众文化水平较低导致寻求法律帮助难的问题。
据介绍,在2020年前,全区将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备、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普惠式、公益性、可选择的公共法律服务。还将着力打造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掌上移动平台和手机APP,以信息化为载体,以云数据为依托,形成“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虚拟”与“实体”相呼应,建设一个体系更加完善、功能和服务更加优化的公共法律平台,让老百姓有了法律问题都可以到这个平台上来寻求帮助,实现法律服务触手可及、随时可得,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