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时代 踏上振兴路
——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五年回眸
5年前,河南省16.54万丹江口库区移民离别家园、远徙他乡,故乡化作记忆。5年后的今天,库区移民富裕和谐、幸福安康,他乡已成故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和一般农民相比,特殊境遇让移民面临更多棘手难题。
回望5年历程,河南省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快致富”的移民迁安目标,深入贯彻中央新发展理念,各级各有关部门把移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倾心聚力,合力帮扶。省移民办实施了“强村富民”战略、社会治理创新等一系列举措,破解了制约发展的关键难题,激活了内生动力,为广大移民村的乡村振兴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省合力攻坚 实现“搬得出”
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的主要淹没区,安置区涉及全省6个省辖市的28个县(市、区),共建设移民新村208个。
移民工作关系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败,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移民干部无私无畏、忘我付出,移民群众舍小家、顾大家,全省上下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波澜壮阔的移民大迁徙,宛如一幅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载着各级党委、政府的重托,载着全省人民的祝福,载着移民群众的期待,在广袤的中原大地迅速展开。2012年,我省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画上了圆满句号,实现了“平安搬迁、文明搬迁、和谐搬迁”和“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
“搬得出”不是简单的一搬了之,搬迁之后还面临着艰巨繁难的任务。
水利工程移民是世界性难题,搬迁难,发展更难。
大搬迁后,移民像一粒粒种子,落进异乡的土地,步入了新的发展历程。但移民村大多缺乏产业支撑,农业仍是传统经营模式,集体家底薄弱,加上处在全新的陌生环境中,实现稳定发展困难重重,任重道远。
辉县市常村镇仓房村由原来淅川县仓房、刘裴、马沟三个移民村合并为一个村,搬迁前人均年收入仅3600元,村民生活条件艰苦、生产资源匮乏、收入来源单一,脱贫致富无门路。
移民群众是全面小康征途上受到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影响最大的人群之一。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开工,国务院2003年下达了“停建令”,丹江口库区经济发展严重受限。
数据更有说服力,搬迁前丹江口库区移民人均纯收入仅为4200元,仅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8%。
为了南水北调工程,移民群众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奠定了千秋伟业的第一块基石,人生轨迹猝然改变的他们急需政府和社会帮扶。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丹江口库区移民后期帮扶工作,创新帮扶模式,坚持实施社会化帮扶,部门联动助力发展,奏响了一曲全社会合力帮扶的交响乐,促进了移民村快速发展。
省政府专门下发《关于加强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后期帮扶工作的意见》,要求省直有关部门和市县政府进一步加大帮扶移民力度。同时,将移民后期帮扶情况纳入省政府督查范围,由省政府督查室牵头对移民后期帮扶情况进行督查。
河南省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协同、移民参与的社会化帮扶新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作用,形成工作合力。省直25个厅局参与了帮扶工作,省发改委、财政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国土厅、教育厅、民政厅、卫生计生委、环保厅、住建厅、林业厅、体育局、电力公司等部门均全力以赴。
为确保帮扶效果,省发改委、卫生计生委、水利厅等部门专门出台移民后期发展帮扶意见。郑州市出台方案,建立了移民产业发展基金,按照每个移民市县两级每年各帮扶1000元的标准助力移民村项目发展,连续扶持5年。郑州、南阳等市还向移民村派驻第一书记,积极推进帮扶工作。
据今年10月统计,省移民办累计下达后期扶持结余资金和南水北调移民生产发展奖补资金8亿多元,加上政府产业基金、支农惠农资金、移民自筹资金及招商引资,总计投入生产发展资金约27亿元,助力移民生产发展。
四面八方的力量向移民村汇聚,新的种子在这里茁壮成长,新的梦想在这里变为现实。
创新社会治理 力求“稳得住”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许多新论断新要求,十九大进一步强调了社会治理的重要性。
搬迁导致群众思想动荡,新旧矛盾集中爆发,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很多移民村两委软弱涣散,民主管理、公共服务等普遍滞后,这些问题,严重羁绊着移民发展致富的步伐。
搬迁至唐河县的陈营村,由经历了6次搬迁的3个村合并而成。刚搬来的3个月,村里群众就进京上访2次、赴省市县上访10次。
新郑市新蛮子营村从淅川搬来后,成了远近闻名的“上访村”,村党支部书记曾连换三任。
乱象频出的陈营、新蛮子营不是南水北调移民村的特例。针对16.54万移民搬迁后动荡不稳等实际问题,我省在村级治理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建立了移民村社会治理新模式。
这种模式接地气、易操作、行之有效。在村党支部领导下,依据党内法规政策和国家法律规定,以村民自治为核心,成立“三会两组织”(民主议事会、民主监事会、民事调解会、经济管理组织、公共服务组织),从村务民主管理、经济组织管理、公共服务模式等方面入手,激活乡村基层社会组织活力。
民主议事会议事决定村内事务,民主监事会对村委会等严格监督,民事调解委员会则起到了化解村民矛盾的作用。
“村里事情公开透明,群众知情了,也就稳定了。”这是村里实施民主议事会制度后,新郑市新蛮子营村村支书陈国定的由衷感慨。村里的土地流转、分红等大事情,都由民主议事会商量决定。
中牟县北沟石井村村支书王建华则告诉记者,村里土地调整是最麻烦的事,这几年人口变化大,幸亏民主议事会定下了原则,都按规矩来,少了很多纠纷。
民主监事会、民事调解委员会也发挥了重大作用。卧龙区蒲山镇杨营村村支书杨自军说,村里的开支都由民主监事会监督,定期公示,村民少了许多猜疑。
过去,许多移民村里的事情多由几个村干部关起门来拍板决策,不公开透明,群众不满意。
村务民主管理创新,让村民从知情到参与,实现了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提升,实现了移民村发展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同时也增强了村干部的公信力,实现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的有机统一,曾经矛盾丛生的移民村迅速实现了和谐稳定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协会等一大批经济管理组织,在牵头移民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物业管理公司、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组织,为移民村环境维护、移民创业就业等提供了极大便利。
在大力实施移民村社会治理创新的同时,我省还创新移民信访稳定工作机制。在以往所建立的一系列长效机制基础上,今年又建立了《河南省移民办信访工作规程》,十九大期间建立了信访工作加固台账,实行零报告制度,全天候双岗值班,保持了移民大局稳定。
移民村的瓶颈制约被逐步打破,发展障碍被逐步扫除,党群干群关系趋于融洽,涌现出一批有头脑、有公心、有能力的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经过积极探索,目前,在我省广大移民村,“两委”主导、“三会”协调、社会组织参与、法制保障的村级社会治理新格局初步形成,在移民村稳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陈营、新蛮子营等村都走出了一条由“大乱”到“大治”再到“大发展”的成功之路!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鄂竟平对我省探索移民社会治理创新的做法给予肯定,称其具有示范作用。著名水利移民问题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祖煜说,在河南找到了移民工作创新的方向。
我省移民村社会治理的做法,得到中国社科院的高度关注,有关专家到河南进行了专题调研,对河南移民村社会治理模式进行了总结提升,并建议予以推广。
实施创新驱动 确保“能发展”
新常态下,“三农”问题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破解乡村经济发展中的种种瓶颈。
2016年,省移民部门锐意创新,提出三项新改革举措,让移民村进一步加快发展。
养过猪、养过鸡的农民很多,但养过孔雀的农民肯定不多。淅川县上集镇竹园村农民周继红现在却养起了孔雀。
上集镇将相近的三个移民村竹园村、张营村、贾沟村连片打造旅游区,突出不同内容特色,其中竹园村以孔雀为主题,美丽的孔雀和山村景色让游客流连忘返。
这是发展移民旅游村举措带来的新变化。
许多移民村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产业却是一片空白,成为专家眼中“富饶的贫困”。
省移民办、省旅游局、省扶贫办、省国土厅、省环保厅、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联合出台意见,采取奖补形式对符合条件的移民村进行旅游产业培育,充分挖掘移民村旅游资源。
目前,全省已批复56个移民旅游试点村,其中南水北调移民村23个,打造了一批景色优美、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移民旅游村,涉及农游、休闲、观光、采摘等各旅游项目。
除淅川县上集镇外,以休闲为特色的郏县马湾村、新郑新蛮子营,以垂钓餐饮为主的中牟县金源社区、荥阳市李山村等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
让中原偏远乡村里的移民企业与资本市场联姻,这样动人的画面正在变为现实。
去年,省移民办会同省金融办联合下文,并与中原股权交易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利用金融部门有关政策,推进一批企业挂牌上“新三板”“四板”。
郏县马湾村的一家农业公司,如今已成功在“四板”挂牌。村支书刘洪中告诉记者,企业经营变得更规范,也为移民村企业奠定了长远发展的基础。
目前,全省已有7家企业在“四板”挂牌,还有10余家正在积极筹备。我省还出台了《河南省移民企业挂牌上市奖补细则》,促进移民企业挂牌上市工作更加规范有序,既保障移民权益,也鼓励移民企业创新发展。
此外,省移民办还联合邮储银行河南省分行开展“移民贷”业务,为移民群众搭建金融扶贫服务平台。利用村集体收入、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移民后期扶持结余资金设立担保基金,放大不超过10倍的贷款规模,为移民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鲁山县辛集乡河扒村搬迁后,先后建成29亩莲藕池、110亩的养殖园区和500多亩的葡萄观光采摘园。鲁山县移民局为解决一少部分资金不够充裕的移民的发展问题,向县邮储银行注入担保资金,为移民发放5万元以内的小额贷款。资金瓶颈一破解,许多移民走上发展的平坦大道。
目前,平顶山市使用1020万元后扶资金作为担保资金,受益村民涉及31个移民村。邓州市政府出台移民种植业贴息政策,撬动投资1068万元。淅川县通过对口支援平台,争取对口支援贴息资金500万元,可撬动银行贷款5000万元。
不断创新的移民帮扶举措,让我省移民村发展创业迈入新时代。
实行“三化”帮扶 促进“快致富”
新郑市新蛮子营村搬迁前移民人均纯收入只有5000元,村集体收入一片空白。现在,村里多项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人均纯收入跃升至1.5万元,移民群众已经步入发展致富的快车道。
“新蛮子营村的变化,和省移民办实施的‘三化’帮扶模式分不开,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让移民走上了共同富裕道路。”新蛮子营村村支书陈国定说。
如何让有限的扶持资金充分激活移民村的经济发展动力,是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资金使用不当,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
经过深入调研分析,省移民办在助力移民发展上确立了“普惠制”的原则,实施“强村富民”战略,按照“扶持资金项目化、项目资产集体化、集体收益全民化”的思路,要求各村选择适宜的发展项目,把移民帮扶资金作为集体资金,打捆投向生产项目,明确产权归集体所有,经营性收益归全体移民,实现集体经济壮大和移民群众增收双赢。
“丹江口库区移民进入后续发展阶段后,移民工作呈现出‘一个不变’(移民工作艰巨繁重的基本态势没有变化)、‘三个转变’(移民工作重心发生了三个阶段性转变,即由集中攻坚向常态工作转变,由直接管理向简政放权转变,由探索试验向精细精准转变)的新特点。”省水利厅副厅长、省移民办主任吕国范说,在项目扶持上,必须适应这种新变化,立足于更加精准、精细,实现由基础设施向生产发展转变,由生存型、输血型扶持向发展型、造血型扶持转变。
按照省移民办确定的项目发展原则,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形成了多种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投入资金27亿元,208个移民村建成和在建生产发展项目971个。
我省充分挖掘移民村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推进土地有序流转,一大批种植养殖项目在移民村茁壮成长。虽然还在土地上做文章,但移民村已在加速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移民分享到了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辉县市常村镇仓房村走上了大棚香菇致富路,建成香菇大棚74座,发展香菇专业户50多户,移民人均纯收入从搬迁前的3600元快速攀升至如今的2万多元,并且带动周边15个村发展香菇产业,帮助当地群众发展致富。
邓州市裴营乡和谐社区流转土地800亩,建成集林果、蔬菜大棚、肉奶牛养殖、观光旅游一体化的金果生态农业项目。
农业项目遍地开花,二三产业项目也日渐增多。新郑市新蛮子营村,不仅种植葡萄,还发展餐饮旅游业,而且今年还加工了葡萄酒,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社旗县桥头镇马镫村,利用移民后扶资金340万元建成了厂房,租给移民企业朵朵花业,每年向村集体上交20万元。如今朵朵花业已拥有12家分公司,生产的仿真花远销海外,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走出了一条从小作坊到大产业的不凡轨迹。
郏县白庙乡马湾村,投入370万元建成了屋顶光伏发电站,村集体年收益30多万元,仅移民房顶租赁每户增加收入600元,还有集体收益分配。
许多移民村利用土地集中连片、基础设施完备的优势,引入外来企业,利用扶持资金建设厂房等项目,并把项目作为村集体固定资产进行租赁,村集体有了稳定收入,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大潮也有机融合。
杜书芬是淅川县马蹬镇寇楼村移民,如今不再种庄稼,而是种上了香菇,养上了大闸蟹。该村引入了农业公司,已建成大闸蟹水面1500余亩,食用菌种植基地260多亩,带动了移民增收致富。
中牟县北沟石井村利用扶持资金建成奶牛舍、生态莲藕基地,入股河南瑞亚牧业公司,公司每年向移民村分红近50万元。
卧龙区蒲山镇杨营村用扶持资金建成厂房,引入了五金电器企业和艾草加工企业,村里有租金,村民能在家门口打工,一个身有残疾的女孩也顺利实现了就业。
淅川县上集镇张营村的魏春娥家原本是贫困户,现在日子却过得越来越幸福。
村支书温景明向记者算了一笔账,魏春娥现在已成了拿“三金”的农业工人:土地流转给来村投资的农业公司,有租金;在农业公司打工,有薪金;村里的集体资产入股企业,村民分红有“股金”,收入比在老家大增。
随着“强村富民”战略的深入实施,丹江口库区移民收入不断攀升,截至2016年年底,全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突破万元大关,是搬迁前的2.5倍。
丹江口库区208个村都有集体收入,20%的移民村超过30万元,辉县侯家坡村等4个村集体年收入超过200万元。
村里有了集体收入,公共事务就有了保障。移民村普遍有保洁、安保人员,许多移民村水费、新农合费用等也由村里承担,相当一部分村年终还给移民分红。
水天一色的丹江口水库,纵贯南北的三千里长渠,见证着移民群众从拜别家园、动荡彷徨到安居乐业的巨变。一个个富裕和谐的移民村活力迸发,正在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目标奋力前行。
党的十九大擘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描绘出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在这幅壮丽画卷上,我省南水北调移民村的风光必将更加动人。(记者张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