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未来,风起长沙。
12月4日,第二届中国(长沙)智能制造峰会将在长沙召开,院士专家、行业大咖云集,共谋智能制造新发展。长沙又一次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
2015年以来,长沙“敢为天下先”,率先在全国竖起智能制造大旗,发布三年行动计划、成立研究总院、打造云平台、开展示范带动、出台保障政策、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在长沙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智能制造大会战。
两年来,长沙智能制造一次又一次领先中部,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成效初显。230家企业入选国家、省、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其中20个企业、项目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和项目数量居中部省会第一,长沙成为中部智能制造高地。
顶层设计:绘好蓝图施工图
2015年,在长沙经济发展史上,是值得铭记的一年。
当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两个月后,长沙率先全国发布《长沙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从顶层设计长沙智能制造发展之路。
2015年10月,长沙按下智能制造“加速键”,成立了顶层设计机构——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这是出台“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之后,长沙的又一战略举措,标志着长沙智能制造产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规划了长沙“13510”智能制造业务体系,即构筑1个基础平台“长沙智能制造工业云”,建设3大基地,包括以重大示范工程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国家示范基地、以安全可控核心装备为重点的智能制造联合创新基地、以分工协同企业群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创业孵化基地;培育5类核心产品;树立10个重大示范领域,发挥“顶天立地”的支柱作用,并以此聚集产业资源,形成“铺天盖地”的产业发展局面。
驶上快车道,长沙智能制造开始“疾驰”。去年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目标。
长沙巧绘“施工图”——出台《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分三个阶段,构建长沙“产业智能化先行区”;东部及中西部集群式培育“智能产业化引领区”和“高端智能装备知名品牌聚集区”。
示范带动:智能制造遍地开花
蓝图有了,“施工图”也有了,如何推动智能制造在长沙遍地开花?长沙的选择是:以点带面,示范带动。
2015年,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威胜集团、长高集团等30家企业入选“长沙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开启长沙推进试点示范的序幕。
记者在三一重工18号厂房看到,车间内只有机器人和少量作业员工在忙碌,物流成本大幅降低,制造现场基本没有存货。
三一重工有关负责人介绍,18号厂房实现智能化制造,单台套能耗平均降低8%,人均产值提高24%,现场质量信息匹配率100%,原材料库存降低30%。
两年来,像三一重工这样发力智能制造的企业,在长沙越来越多,它们或开发智能产品,或添建智能生产线,或提供智能服务,或物流智能升级。
数量与日俱增,范围日益扩大,从最初传统的工程机械、食品饮料产业,再到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如今长沙几大支柱产业均建立一批智能化程度高、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企业。截至目前,长沙已有230家企业入选国家、省、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今年,长沙对试点示范企业再次“加码”,提出到2020年,形成530家(个)市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示范车间),培育50家(个)以上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示范车间),10家(个)以上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专项)。
特色园区:发力智能制造产业
一直以来,园区是经济战场的主力军,在推进智能制造时,长沙各园区争先恐后抢滩智能制造高地,布局智能制造产业,打造特色园区。如今,以智能制造为统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长沙各园区经济发展的鲜明导向。
在今年长沙下发的《长沙市工业园区产业功能分区目录表》中,确定国家级园区按照“两主一特”、省级园区按照“一主一特”进行产业功能分区。长沙高新区以智能装备制造为主、长沙经开区以工程机械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宁乡经开区以智能终端为主、浏阳经开区以智能终端为主、望城经开区以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为主。
以长沙经开区为例,目前园区超过80%的企业实现了生产线自动化部分或全部覆盖;除部分对保密等级要求较高的企业外,区内企业基本实现了以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为基础的数据互联互通。
在长沙格力钣金冲压厂区,5台冲压机连线操作,取代了13个工人“开机、取料、搬运”模式的人工操作,所有设备实现信息自动采集。目前长沙格力智能工厂生产自动化率已超过60%,是格力集团所有单体工厂中自动化程度最高的。
政策保障:营造发展优良环境
2015年以来,长沙频频“出招”,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园区和企业加快智能制造步伐,提速建设智慧园区、打造智能企业。
《长沙智能制造三年(2015-2018)行动计划》出台后,长沙建立了一套涵盖智能制造贷款风险补偿、智能制造首台(套)认定奖励、智能制造装备本地采购(租赁)补贴和智能制造项目孵化等政策体系,从多环节以及市场拓展、产品优化等方面全领域、全流程构建了智能制造发展体系。
为此,长沙市通过“政府+银行”的模式,整合1亿元财政资金,建立智能制造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帮助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获得信用贷款支持,单个企业风险补偿最高可达1000万元。
与此同时,针对不同产业,“量身定制”出台了《长沙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关于加快推动长沙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6)》等计划和政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长沙重磅发布了“工业30条”,设立长沙市智能制造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专项产业基金,加强对国家级重点平台的支持,引导关键零部件和共性技术研发,推广“长沙云”,打造“工业云”……
一系列普惠式政策,致力于营造发展环境,为企业放水养鱼,为产业发展新增动能,为“长沙智造”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