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宁夏教育厅部署防止受助学生信息泄露工作

   2017-12-05 人民网2220
核心提示:  日前,教育部及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第9号预警,要求防止在资助过程中泄露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12月4日,宁夏教育厅就防止受助学生信息泄露作出要求。  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要高度重

日前,教育部及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第9号预警,要求防止在资助过程中泄露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12月4日,宁夏教育厅就防止受助学生信息泄露作出要求。

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要将预警内容迅速传达到每一位学生资助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个人信息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隐私安全保护意识。

加强监管,落实领导责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学生资助工作“校长负责制”,在奖助学金评定、公示、宣传等工作环节中,要严禁公示个人敏感信息,尊重保护学生个人隐私,如发生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泄露情况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规范操作,完善工作流程。各地各校要进一步优化学生资助业务流程,及时完善、修订学生资助相关制度,制定符合法律法规且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确保学生安全受助、应助尽助。(记者 石卿)

相关新闻: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第9号预警: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资助工作者要“拧紧这根弦”

近日,有媒体报道个别省份和高校在公示受助学生信息时,含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为保证国家学生资助政策落实落细,防止资助过程中泄露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向全体学生资助工作者发出预警: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资助工作者要“拧紧这根弦”。

严禁公示“个人敏感信息”。严格遵循国家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规制度,在奖助学金等评定环节,不能将学生身份证件号码、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出生日期等个人敏感信息进行公示。

尊重保护“学生个人隐私”。在评定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时,不能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在公示学生受助情况时,不能涉及学生个人及家庭隐私;在宣传学生励志典型时,应征得学生本人同意;在发放资助物品时,鼓励采用隐性资助方式。

全体学生资助工作者务必要拧紧“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这根弦,让资助工作更合规、更有爱、更有温度。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