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花亿元实施土壤修复改良 宜城为20万亩耕地“治病”

   2017-12-10 人民网2450
核心提示:12月7日,离宜城市区20多公里远的流水镇黄冲村,没见往年一望无垠绿意盎然的冬小麦,9700多亩水田光秃秃一片。556户村民自愿亩产少收1200多元,也要休耕这一季,缘于宜城市提升20万亩耕地质量的“

12月7日,离宜城市区20多公里远的流水镇黄冲村,没见往年一望无垠绿意盎然的冬小麦,9700多亩水田光秃秃一片。556户村民自愿亩产少收1200多元,也要休耕这一季,缘于宜城市提升20万亩耕地质量的“三年行动计划”。

当日,流水镇高标准农田综合整治项目第二轮挂网招标,在300多家参标单位中选出土壤改良计划实施者,1.1亿元创下该镇招标标的纪录,一项核心指标是将该镇9.87万亩农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均提高0.2个百分点。有关专家解释,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0.1个百分点,自然休耕需要79年。

眼下,休耕的黄冲村正在将3000多块小田整理为200块大田,交由中标单位对耕地进行有机肥改良。流水镇党委书记向智勇说,每亩田施用有机肥的成本是800元,农户出资200元,政府补贴600元。

村民们说,愿意掏这笔钱,因为土地病了。流水镇50多岁的农业干部徐广云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到2000年初,流水镇的西瓜行销全国,10万亩西瓜地让流水镇有了全市最早的“汽车村”。但长年累月过量施用化肥,耕地越种越瘦,西瓜从以往两三元一斤降到几毛钱。

流水西瓜滞销并非个例,孔湾镇3万亩娃娃菜卖不动,小河镇大米价格腰斩……今年7月21日召开的宜城市委全会上唯一议题是提升耕地质量,并通过了土壤修复“三年行动计划”,20万亩耕地有机质含量年均提高0.2个百分点,化肥使用量年均减少10%。为此,宜城市整合国家专项资金1.5亿元,市财政配套1200万元,通过大数据中心土壤监测,对耕地质量提升达标的予以奖励。(记者孙滨、通讯员何维国、李勤)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