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西藏 » 正文

全球报道:唱响“羊”光大道幸福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2-18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  阿旺绵羊是我区优良地方畜种资源,以体格大、羊肉口感佳、无污染的饲养环境,在区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其主要核心区分布在昌都市贡觉县及周边芒康、察雅等县的9个乡(镇)。  从名不见经传,到闻名全区,昌都
原标题:唱响“羊”光大道幸福歌 ——贡觉县推进阿旺绵羊科学化养殖小记

阿旺绵羊是我区优良地方畜种资源,以体格大、羊肉口感佳、无污染的饲养环境,在区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其主要核心区分布在昌都市贡觉县及周边芒康、察雅等县的9个乡(镇)。

从名不见经传,到闻名全区,昌都市贡觉县的阿旺绵羊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不少“大风大浪”。随着阿旺绵羊“名气”越来越大,由于大量外售,种群数量急剧萎缩;长期的粗放式发展,阿旺绵羊品种出现退化……

“我们不能白白让本地的优势资源流失了!”昌都市、贡觉县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本着“既不破坏市场,又要保护好羊种”的原则,着眼于阿旺绵羊品种资源优势,大力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逐步打破以养殖户为单一主体的生产经营格局,使阿旺绵羊生产逐步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2015年,贡觉县整合资金实施扶贫产业项目,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在莫洛镇幸福村151亩河滩上建成投资4200多万元的阿旺绵羊育肥基地,并积极为阿旺绵羊申报地理保护标志。

那么,阿旺绵羊产业发展现状如何?今后又有何打算?

带着问题,“学习贯彻十九大 高原记者万里行”主题采访活动昌都组,一路东下,来到了贡觉县,一探究竟。

记者与贡觉县工作人员来到阿旺乡金珠村草场,抬眼望去,数千头阿旺绵羊正悠闲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据介绍,在贡觉县莫洛镇俄底村、哈加乡加热村等地,也有这样的阿旺绵羊专业养殖村,以及4个阿旺绵羊养殖专业合作社。

贡觉县农牧局局长张林俊告诉记者,按照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构建绿色环保、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求,为推动阿旺绵羊养殖产业化,针对阿旺绵羊属半驯化养殖的品种特点,采取禁止外调等一系列保种措施,有效地增加了阿旺绵羊存栏量。

早在2006年,张林俊就参加了阿旺绵羊品种审定工作,数年来,张林俊一直在为阿旺绵羊产业发展东奔西跑。

种群数量上去了,市场稳定了,阿旺绵羊产业也慢慢回到了正轨上,可“爱折腾”的贡觉人并不知足。

这种“折腾”,首先体现在养殖设施上。在贡觉县藏东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内,管理区、养殖区、兽医诊疗室、病畜隔离室一应俱全,连片的20座现代化育肥棚圈,与不远处红顶白墙的幸福村村落相得益彰。

位于办公楼内的电子信息化平台前,工作人员正盯着大屏幕,实时观看着每一栋育肥棚内阿旺绵羊的状态,监测着羊圈里的温度和湿度。

“进入冬季了,羊圈内的温度很重要,育肥棚外侧类似太阳能热水器一样的设备,可让冬季羊圈内保持18℃左右的恒温。”张林俊指着其中一个育肥棚的屏幕说:“看到耳标没,那相当于每一只羊的‘身份证’,只要用设备扫一下上面的标号,便能显示这一只羊的年龄、饲养员等信息,这样可以避免以往散养式羊群内近亲交配,而导致种群退化的现象出现。”

今年初,昌都市启动了阿旺绵羊种羊核心群的筛选工作,通过借助区外资源的方式,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完成阿旺绵羊健康检测,筛选出所有环节都合格的阿旺绵羊种羊,同时通过佩戴可视耳号、电子耳号,为实现阿旺绵羊物联网化养殖工作打牢了基础。

这种“折腾”,还体现在育种技术上的日新月异。据介绍,该育肥基地有700余只阿旺绵羊种公羊,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在全市都别无二家。

“阿旺绵羊的优秀基因,造就了其卓越的品质,但这种羊一年只产一胎一羔,加之公羊发情期短等因素,导致羊群繁育率低,新生羔羊的成活率也只有80%左右,极大地限制了种群繁殖规模扩大化。”张林俊说。

今年4月,在昌都市的牵头下,昌都市农牧局与天津奥群牧业有限公司签订了《阿旺绵羊提纯复壮技术合作协议》。经过数月技术性调试,于今年9月实现首次阿旺绵羊人工授精,攻克了长期以来制约扩繁、当地多年没有攻破的公羊采精“难题”——阿旺绵羊的公羊采精技术瓶颈,为后期的人工授精、胚胎移植、保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阿旺绵羊的人工养殖,种群规模化养殖提供了技术支持。

这种“折腾”,还体现在牧民群众的思想观念的变化中。在育肥基地工作的阿肖,就是个例子。记者见到他时,这个在去年还嚷嚷着“学不到东西要走”的小伙子,正推着饲料车,干劲十足地穿梭于各个育肥棚内。

阿肖家住幸福村,家中只有他和父亲两人,由于父亲患有重病,家中的生活重担压在了他的肩上,为了谋生,他成为了育肥基地第一批“员工”。

和同村很多年轻人一样,阿肖想学一门技术,最好能到外面去闯一闯,而饲养羊的工作千篇一律、枯燥乏味。“一般在村里,都是老人在放羊,在基地养羊也没什么厉害的。”过去,阿肖觉得工作单调不说,收入也不是很高。

“以前把承包育肥棚养殖户与该棚效益挂钩,虽然每户都会养殖技术,但具体到个人,效果就不明显了。”藏东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沙珍说,“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大家从‘体力劳动者’转变为真正的饲养员。”

为此,公司从今年开始,开始了第一轮改制工作,采取“能者上、庸者下”的方式,将有能力、愿意学的村民吸纳进来,将他们变为真正的产业工人。

阿肖便在这轮改制中获益匪浅。他不仅系统地学习到了养殖知识,还学会了开叉车、使用B超仪器等技能,而且公司还将他选拔进了赴天津学习的队伍,这让他体会到满满的“获得感”。

“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探索,尤其是近一年来在科技和制度方面的摸索,我们阿旺绵羊产业也算小有收获。摸着石头过河很辛苦,不过最让我们振奋的是十九大报告中,对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张林俊说,“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大家的努力下,阿旺绵羊产业会更加科学化发展,并带动更多百姓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