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名山而面洪流,左河津而右重塞。
青铜峡,这座被大自然拥抱在山水之间的城市,正以山、水、产、城的融合发展,诠释新时代的“生态觉醒”;以生态情怀与山水造化的水乳交融,写意诗意栖居的美丽家园。
以绿兴业,低碳经济创造绿色财富
穿行在青铜峡市叶盛镇地三村的乡间小路上,景观稻田、休闲农园随处可见,青砖黛瓦的民居镶嵌在产业带上。
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民居变客房——这是地三村“稻文化”主题国家农业公园勾画的蓝图。深耕黄河、农耕、贡米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农业休闲观光区,地三村正走向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
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的兴起,唤醒了农民绿色生产生活意识。在这片富硒有机大米核心区和滨河高端大米产业带上,农民摒弃了过量的农药、化肥、地膜,改变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的陋习。
“叶盛贡米”通过欧盟有机认证,“青铜峡大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青铜峡产大米还被评为“中国十大好吃米饭”。绿色农业释放的“生态红利”,带动农民增收15%。
秸秆、稻壳、木屑等农林废弃物,“摇身一变”成为清洁燃料,代替传统的燃煤,成了冬季采暖市场的“抢手货”。瑞威尔能源环境工程公司,每年“吃掉”这里3万吨农林废弃物,“吐出”1.5万吨生物质燃料。这种被称为“绿煤”的燃料,和生物质锅炉一起,正以成本低、热值高、清洁环保的优势,源源不断地为青铜峡学校、医院以及家庭提供热能,有效缓解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约束的双重压力。这是青铜峡培育发展低碳产业,倒逼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生态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青铜峡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生态纺织等低碳产业集群,带动10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科技对工业经济贡献率达52%。工业经济由倚重倚能向环保、质量、效益型转型,高耗能企业由2012年的23家减少到13家,节能型企业由50家增加到286家,轻重工业比重由20:80调整为38:62。生产方式向智能、精细、高端转变,工业产品向高精端升级,高精端产品达到125种。
一城绿色,半城水。青铜峡市立足生态涵养,发展与绿水青山、人文历史相得益彰的旅游业,布局“黄河岸边”旅游产业聚集带、“稻花香里”休闲乡居体验带、“贺兰山下”葡萄酒养生度假带,让全域资源变全域风景。
如今,黄河坛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黄河大峡谷正在申请国家5A级景区,青铜峡市被评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市”。
青铜峡以绿色崛起新路径,谱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篇章。
诗意栖居,山水人文总相宜
湿地是诗地。
《诗经》中就有咏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青铜峡库区湿地,黄河赐予的别样礼物,是青铜峡的诗意符号之一。这片宁夏境内面积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0万亩,是青铜峡黄河水力发电枢纽运行50多年,催生形成的湖泊、林区、滩涂地并存的生态系统。
初冬时节,湿地寂静,芦苇摇曳,飞鸟栖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画卷跃然眼前。
“有了鸟,湿地就有了灵气。”青铜峡库区湿地保护建设管理局副局长马建民说,这里苇草茂密,鱼虾肥美,没有人类干扰,每年都吸引南来北往的数十万只候鸟在此停歇、觅食。2011年,青铜峡鸟岛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行列。
“15年前,这里几乎看不到候鸟。”马建民介绍,2002年,青铜峡库区被确定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时,这里是一片无序开垦的湿地,8万多亩湿地被农田侵占,捕鸟、打鱼事件时有发生。管理局开展多次联合执法,依法拆除了300多处违章建筑,收回了8.48万亩土地,并引水灌溉恢复了5万多亩湿地。今年,管理局启动“绿盾2017”库区自然保护区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对库区447个人类活动点位依法整治,实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违法违规建设项目“零存在”,实验区人类活动符合特定要求。
如今,候鸟恋上青铜峡。宁夏境内出现的280多种鸟类,有170多种在此栖息。
穿行在古峡城乡,不期而遇的古渠、闸堰,时时提醒人们,“世界遗产”就在身边眼前。古迹尤在,似时光倒流,历史不曾走远。而现代的技术保护,仿佛让古老的灵魂住进年轻的身体,古渠生机依然,趣味不减。
在繁华市区,汉延渠穿城而过,带来一脉灵动。依渠筑屋,以渠成街,街桥相连,水城一体,一派水乡景致。随着人群倘徉渠畔,人们呼吸着清凉甘冽的空气,享受着物我两融的惬意。街角处,蓦然转身,却见倾泻而下的一片暖阳里,庭院门前的老人和萌犬正在安静小憩,好一幅岁月静美图。
举首碧空万里,闭目水潺鸟鸣。引黄古灌区的诗意栖居,正是“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生动写照。
治本清源,携手共建美丽家园
伴随“生命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保护生态、建设生态、享用生态、回馈生态正在成为青铜峡人的理念自觉。
《青铜峡市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5-2020年)》加速落地实施,生态治理不再“各扫门前雪”,环境保护正在成为全社会的行动自觉。
河长制,让全市93条河湖沟道有了明确“主人”。随着治水深入,黄河青铜峡段、罗家河等沿线正在重现岸绿、水清、河畅、景美的河畔风光。
增绿护绿工程,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15.6%。一棵大树一口井,1.6万亩葱茏树林使青铜峡成为引黄古灌区的水源涵养地。
城乡供水、环卫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60%,小城镇污水处理率达100%,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城市街道有了湿式机械清扫,城市不再有扬尘。
节能减排见实效,大坝电厂热电联产项目将源源不断的热水注入市政管网,向城市集中供热,结束了青铜峡小型燃煤锅炉供暖的历史。企业2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全部进行高效除尘、脱硫升级改造,实现排放达标。
实行冬季封山,所有的矿山企业全部停采、停工、停运,防治冬季大气污染。全市46家非煤矿山安装收尘、喷淋装置,为碎料加盖防尘网,运输道路铺垫碎料,保持高频次洒水作业,防治道路扬尘。
美丽家园宜人宜居,青铜峡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并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园林城市复验,成功创建自治区级生态示范县(市),目前正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记者 龚其云 凌 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