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常德1月1日电 “只要孩子能坚持,我们就安排送教上门”。杨帆家住常德市石门县皂市镇岳家铺村,家校之间往返有20公里山路。2015年,她患了“格林巴利综合征”,虽深受病痛折磨,但一直盼望回校学习。
好几次,杨帆强忍病痛回到学校,因为无法独立爬上三楼回到她原来的教室,常常站在一楼直勾勾地往楼上望,“小姑娘眼里泪花花的”,校长蔡代圣说。
看到求学之情如此强烈的孩子,蔡代圣当即表态安排教师送教上门,不仅有9名科任教师还有心理辅导教师和一名司机。
如今,每周四的送教上门日都是杨帆最开心的日子,“她每次都是早早起床,收拾好等老师们的到来”,杨帆妈妈说。
教导处主任唐老师介绍,自9月2日起,学校7个学科的教学能手,定期到杨帆家中授课。送教前通过电话沟通好内容,确保教学效果,课后有作业、小测。所有老师自带茶水,不给学生家里添负担。返校后,老师批阅作业,由下一轮老师再带去。
“没有一位老师提出这种定期上门送教的劳动报酬,大家都拧成一股劲,在为小杨帆的学习加油。”蔡代圣说,“学校要求,送教老师返校后,不仅要上交教案,也要报告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身体恢复状况。”
石门,武陵山片区一方神圣的土地,天赐予她两扇大门,一扇珍藏万古风月,一扇封闭千年贫困。早在2015年,刚履新石门县委书记的谭本仲就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向全县人民承诺:“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
近3年来,石门县为了落实国家“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战略,立下愚公移山志,多措并举,基本实现了教育扶贫全覆盖。为了做到精准扶贫,石门县教育局和县扶贫办组织乡镇政府、街道办进行了逐户上门“地毯式”的摸底排查。据统计,全县现有各类贫困生1096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生10157人。
石门县按照“应助尽助、应贷尽贷”的原则,打出“奖、贷、助、补、免”政策资助“组合拳”,全面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仅2017年上半年,全县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经费752.14万元,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1236.5万元,幼儿资助金120万元,中职助学金169.8万元,普高助学金275万元,建档立卡普高学生免学杂费和教科书费94.65万元,中职学生免学费296.98万元,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77.19万元。
除了落实政策性资助外,石门县教育局还联合县慈善总会、扶贫办、教育基金会等社会团体以及社会爱心人士,对困难学生资助拾遗补缺,积极开展“圆梦行动”“育才行动”“雨露计划”等扶贫助学活动。
2017年,全县整合教育基金、保育保教费、高中学杂费共计400余万元,提高贫困幼儿和高中生5%的资助面;在全面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对未能享受到国家政策资助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由县教育基金“兜底”扶助。
2015年以来,石门县累计投入资金2.74亿元,新建改造校舍6.3万平方米,新建公办中心幼儿园7所、创建合格学校39所、维修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33所,91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实现“三有”目标,山区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近,石门县迎接全省“两项督导评估”考核位居全市第一,改善办学条件成为迎检获得高分的最大支撑点。
据悉,石门县加快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仅2017年就筹资4800万元。截至目前,全县共实现宽带接入学校和优质资源“班班通”学校200所,开通教师空间4815个,实现教学点数字教学资源全覆盖。山区教学点也享受到了全新的优质教育资源。(万丽君 实习生 曹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