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昨日召开的郑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市下发《关于加快国家中心城市重大项目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在培育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增后劲方面的关键性作用,持续突出项目带动,项目化推进,全面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意见提出,要围绕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全力谋划推进一批事关全局、具有较强引领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确保顺利实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各项发展目标。加快实施国家中心城市重大项目3461个,总投资43659亿元,截至2020年底累计完成投资29017亿元。其中总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70个,50亿~100亿元项目107个,10亿~50亿元项目780个。
为了实现以上主要目标,意见提出八项重点任务。意见还要求,积极主动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持续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研究制订郑州市简化和规范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实施方案,进一步精简、整合审批程序,着力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流程优化再造,最大限度地提升项目审批效率。建立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重大项目观摩讲评机制,定期对重大项目推进情况进行现场观摩和评比,以观摩讲评促项目进度、促工作落实,并建立国家中心城市重大项目建设督导机制,对因推进不积极影响项目建设的,坚决追责。
意见提出,对国家中心城市重大项目库实施动态管理,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定期充实调整更新项目库。要站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高度,围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瞄准国内外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持续在国际化都市,国家区域性现代金融中心等重点薄弱领域,开展集群招商、精准招商,引进一批引领性、突破性和标志性的合作项目,确保每年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投用一批。
一是强力推进国际综合交通物流中枢建设
按照国际节点、国家枢纽、区域中心发展思路,坚持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绿色化发展,推进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高效、便捷的铁路、航空、公路网络和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枢纽,构建多式联运体系,完善全方位的物流集疏网络,建设国际物流中心,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突出抓好217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738亿元。
二是强力推进现代产业发展高地建设
着力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做强先进制造业、做大现代服务业、做优都市农业,做兴网络经济,持续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全力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突出抓好768 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6361亿元。
三是强力推进活力都市建设
坚持以开放式创新集聚高端要素,以技术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着力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Q,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实现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建成全国极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中心。突出抓好169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178亿元。
四是强力推进现代化都市建设
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按照中心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县域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以提高城市品质和活力为目标,以更优的布局、更完善的设施、更高的品质、更强的能级,着力提升综合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突出抓好758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624亿元。
五是强力推进国际化都市建设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以自贸区建设为统领,以促进“五个便利化”为重点,全面提升航空港实验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际陆港、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开放平台功能,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增强城市国际影响力。突出抓好39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62亿元。
六是强力推进文化都市建设
以建设华厦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为抓手,将保护和利用、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构建与国家中心城市定位相适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开放包容文化,塑造现代化大都市人文精神,建设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国际文化大都市。突出抓好18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893亿元。
七是强力推进生态都市建设
围绕建设“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以生态建设引领城市发展模式转变,建成天蓝、地绿、水清、生态宜居的美丽中国示范城市。突出抓好317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249亿元。
八是强力推进幸福都市建设
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有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多元化增加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努力建成公平正义、平安和谐、包容发展的幸福之城。突出抓好1013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9512亿元。记者 覃岩峰 侯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