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江苏省气象台"加密观测"应对雪情 数据+算法预报更精准

   2018-01-07 人民网1830
核心提示:  实时更新的气象大屏、作业区一体化平台以及推进中的精细化预报系统……记者近日在省气象台看到,多种科技手段正辅助着“科学预报”,为气象专家提供着更智能化的决策参考。  “从去年12月3日开始,我们就在
原标题:省气象台“加密观测”应对雪情 “数据+算法”让天气预报更精准

实时更新的气象大屏、作业区一体化平台以及推进中的精细化预报系统……记者近日在省气象台看到,多种科技手段正辅助着“科学预报”,为气象专家提供着更智能化的决策参考。

“从去年12月3日开始,我们就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加密观测’,从凌晨两点开始,每隔3小时就对天气情况进行一次预报。”省气象台总工魏建苏对着作业区“一体化平台”向记者介绍,在这个电脑系统内,可实时看到全省各个观测点发来的各类气象数值,有的数值是观测员传输上来,有的则是自动化监测设备自动传输而来。

省气象台专家介绍,全省监测站分为高空观测站和地面观测站,通过释放探空气球的高空观测点全省共有南京、射阳、徐州3个点,地面观测站分为国家基准站、国家基本站和国家一般站以及区域加密自动观测站。国家基准站我省有南京、淮安以及吕四3个站。而以仪器监测为主的自动监测点,共有辐射全省各市县的超1500个站点……这些星罗棋布于全省各个区位的观测点,实时传递着区域气象的各类数值,为预报员计算出“精准气象”提供数据参考。

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韩桂荣表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的天气预报在观测、热力学方程等常规基础上,又嫁接基于算法分析的“数值预报”,也就是说,如今我们看到的天气预报,是实况数据以及算法分析的共同结果。省气象台台长康志明表示,目前,这种基于“数值预报”模式的数据平台,可让“局部”预报缩小至3公里内,时间上最快可实现逐10分钟发布未来0~2小时的精细化天气预报。(王梦然)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