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陈阿姨做家务的时候,雇主孙老师就为陈阿姨的孙子准备练习题。 /晨报记者 朱影影
晨报记者 谢克伟
记者昨天了解到,沪上家政市场出现“家政互助”,雇主在聘请保姆做家务的同时,又替保姆管孩子、代烧饭等。家政市场的雇佣关系由此变得模糊起来。
家政互助解决两家难题
今年63岁的孙老师是一年半前通过人人家政找到保姆陈阿姨的,当初两人谈妥,陈阿姨周一至周五上午在孙老师家做家务,做完后下午去另外一个雇主家庭打工,直至晚上6点左右结束回家。孙陈两人一直维系着这样的雇佣关系,两人相敬如宾、和和睦睦。但从去年9月份开始,陈阿姨家遇到一个新问题,就是她的孙子上一年级了,而儿子媳妇白天都要上班,孙子放学后至晚6点15分前无人管,陈阿姨对此为难起来。
陈阿姨说,从放学到晚6点15分有3小时左右的真空期,“开始时考虑过雇一位接送的保姆,但接送回家,由谁带管呢?”就在陈阿姨左右为难时,孙老师发现了她的心思。“我家有困难时,陈阿姨帮衬着从来不拒绝,多做事也不计较时间和钞票,现在她家遇到困难了,我总不能当作不知道吧。”
孙老师于是就问陈阿姨到底遇到啥难事,陈阿姨也就一五一十讲了出来。孙老师想自己是位退休教师,下午3点之后这段时间刚好空闲,陈阿姨家离自己家也就三五百米远,要不这个活就自己揽下吧。两人一拍即合,从去年9月份开始,周一至周五下午陈阿姨孙子放学之前,孙老师就会等在校门口,把陈阿姨的孙子接回自己家中。接到家里后,陈老师还当起了家庭教师,不但检查陈阿姨孙子的回家作业,还适当加压,让孩子在奶奶来接之前预习好明天的上课内容。
对于薪酬问题,孙老师表示,都是上海人,不计报酬了,就算大家互相帮助吧。“若算这笔帐,真的算不清了。”
家政互助大都不计酬
孙老师与陈阿姨两人的故事是不是只是个偶然现象?带着他们的故事,记者昨天走访了人人、吉爱、欣勤、福贝等家政公司了解情况,发现七八对家庭同样有这样的“家政互助”故事。在“家政互助”人员中,有白领、退休教师、普通退休职工、保姆。
在调查了解中记者还发现,“家政互助”的双方大都不计薪酬,而是用“时间”换“时间”的方式互相帮助。如果其中一方做的是简单的清洁工作,对方为自己带教孩子,这一方就会有意增加工作时间,以此作为对对方脑力劳动的补偿。
当然,也有没有这么凑巧,刚好“时间”对等换“时间”的,这种情况怎么办?柴阿姨为胡女士家料理家务的时间大概在2小时左右,而胡女士仅仅为柴阿姨煮个晚饭,于是,胡女士就主动帮着柴阿姨多干点活,比如帮着买菜、洗菜等。
“沪上诸如‘家政互助’这样的家庭数量不是很多。”吉爱护理总经理张明发告诉记者,这是因为双方都有这样的需求、且双方配合很默契、又不斤斤计较的家庭数量不多。“其实这样的做法很好,可以解决双方家庭的实际需求。”
欣勤家政总经理王晓萍认为,在接下来出现的“春节保姆荒”中可以沿用这样的做法。虽然他们公司已经安排了10多位保姆春节留沪,但这显然是杯水车薪,如果更多家庭愿意采用这种方式互相帮助,那么“春节保姆荒”由此可以得到缓解。
张明发和王晓萍同时认为:“‘家政互助’ 是一种新上海雇主关系,上海人来自五湖四海,由此形成了特有海派文化,‘家政互助’可以看作是海派文化的一种体现。”
有望出现家政互助银行
“是雇主还是被雇佣方,其实仅仅出自各自的需要,角色可以根据需要互相转换。”人人家政总经理肖卫平表示,此次仅小范围调查了解就已经发现有三四户家庭“家政互助”,如果作进一步了解人数肯定还会增加。“我们正在考虑建立一个‘家政互助银行’,以便为需要的家庭提供此类服务。”
肖卫平说,以往公司是将登记注册的保姆全部集中放在一起,“家政互助银行”就是将需要进行进一步整合,根据人数、情况,将“家政互助”人员资料整理、备案,并建立专门的档案,同时根据需要进行针对性介绍。
另外,肖卫平认为“家政互助”是社会出现的新现象,单列之后,有专门的记录,有专门的资料库,若出现矛盾纠纷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处理、解决。